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园林“加入”亨廷顿图书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4:28 大河网

  大河网讯一船一船来自中国的太湖石,前不久沿着美国加州圣马力诺城的崎岖公路,开进亨廷顿图书馆的大门,这些石头将在这里用于一项宏大的工程———中国园,这座凝聚着19世纪中国华工血泪的建筑的嬗变,见证了美籍华人今昔地位的巨变。

  美国洛杉矶郡长迈克·安东诺维奇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市长对话会上透露,中国园将弥补亨廷顿园林图书馆原有的14座不同国籍和风格的花园中没有中

国园的缺憾,也将成为中国海外最大的古典园林。

  “夏园”连接日本园

  中国园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共有9园18景,4个大花园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另有5个特别收藏园,其一期工程“夏园”已于上月竣工,并于开放同时举办了一场名为“采菊东篱下”的华夏艺术展,展出47件中国宋、元、明、清时期文人墨客所欣赏的庭院绘画、书法与瓷器。该园工作人员丽莎表示,中国园在亨廷顿图书馆中的位置绝佳,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林是很好的背景,平坦的地势适合营造水景。夏园的水是活水,一条源自湖水的小溪在园边形成一座小瀑布,直通下游的日本园,连接了中国和日本两个东方国家,也象征了日本文化源自古老的中国。据曾在美国协助设计波特兰中国园的陈劲介绍,就像当年亨廷顿先生从日本购买了木桥和木屋安装在日本园,从英国购买了茶室放在莎士比亚花园那样,亨廷顿植物园“中国园”的核心建筑部件也将从中国购买或在中国制作,大到凉亭、桥桩,小到格子窗和瓦片,最后运到美国组装,原汁原味保持中国园林建筑的特色。

  图书馆向华人招手

  亨廷顿图书馆的中国园也获得了不少当地华人的捐资。尽管白人群体一直是亨廷顿图书馆的主要支持力量,但亨廷顿图书馆意识到为了确保其未来,它需要来自华人的帮助,这种情况亨利·亨廷顿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对于圣马力诺镇副镇长马特·林来说,图书馆对于华人捐献者的兴趣以及华人居民热情的回应,表明该地区整体氛围出现了改变。“在这以前,没有多少华人对该图书馆有归属感。,”他说,“当人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移民这里时,他们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来养家糊口。在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没有时间去观察周围是个什么样子。”“而现在生活宽裕,华人商业人士人开始关注身外事,而且确实很喜欢这个地方。他们开始回报。”

  美籍维维安·陈和她的丈夫为该园林工程捐献了1万美元。尽管她的叔伯祖父们19世纪时就是在加州筑路的华工,但她并没深入去想亨廷顿家族的历史。她记得自己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些故事:她的亲人们不得不剪掉自己的麻花辫子,每天穿上同一件工装,但叔伯祖父们在铺轨工作中设法积攒下大笔钱财。这些华工在回到广东老家后,让村子里富裕起来。陈说,如此之多的美籍华人对图书馆的新中国园林提供支持,表明他们的命运已经扭转。

  “华人曾受到不平等对待,但那是历史了。”为中国园捐献了1万美金的56岁当地居民罗莎·徐说。“我对于亨利的伯父不带有任何个人感情,”直到最近还在担任帕萨迪那城“亚太博物馆”对外联络部长的她说,“这事当时发生了,你无法回到那时候去说你恨他们……这个国家现在对我不赖。”

  亨廷顿图书馆与中国园

  占地近1平方公里的亨廷顿图书馆由图书馆、艺术馆和植物园组成,是全美最负盛名的私人博物馆之一。亨廷顿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是他对中华文化的爱好人所共知。他生前收藏了不少中国工艺品和一些与中国相关的珍贵书籍,其中有《马可·波罗游记》第一版,也包括好几百年前欧洲探险家手工绘制的中国地图册。据说亨廷顿认为世界上培育植物与园林设计的传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人的创造力,所以他早在80多年前就决定建设中国园,并为其预留了很大的面积。受波特兰市唐人街于2000年9月落成开放的“兰苏园”引发的苏州园林冲击波影响,亨廷顿植物园开始关注苏州园林,并派成员实地勘察后,于2003年7月,与苏州园林建筑设计所签约,由曾师从中国著名园林学者陈从周教授的美国园林专业硕士陈劲担任主设计师,在亨廷顿植物园北侧打造总面积约12英亩的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