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骆驼”身上出“羊绒”(自主创新在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0:26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远看像骆驼,再看像山羊……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庄子村的一个养殖基地里,这些昂起头来差不多有人高、温顺得与人“耳鬓厮磨”的动物,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参观者。它们有一个新奇的名字:羊驼!

  9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庄严的领奖台上,这些羊驼的“主人”、山西农业大学校长董常生教授,从国务委员陈至立手中接过“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奖章和证书。这位把教

学和科研看得同等重要的博士生导师,是山西省获此殊荣的高校教师第一人。

  今年54岁的董常生还有一个“外号”——“中华羊驼第一人”。这种以出产质地堪与羊绒媲美的羊驼毛而闻名的动物新物种,就是董常生教授率先从澳大利亚引进我国并存活、繁殖成功的。

  前些年,质地柔软、温暖舒适的羊绒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羊绒更是物以稀为贵。据测算,一只山羊一年才能产羊绒2—3两。但山羊又大肆啃食树叶、草根,对生态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

  1999年前后,董常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他查资料,想办法,希望找到一种能够替代山羊的物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这种在动物分类学上属骆驼科的南美洲特有动物。羊驼体型高大,介于羊和骆驼之间,性情温顺,食量小且耐粗饲,适应我国北方的自然条件。羊驼毛细长柔软,弹性和韧性极佳,对人体无过敏刺激,具有多种自然色,质地可与山羊绒媲美,被誉为“软黄金”。据测算,一只羊驼可年产羊驼毛约5公斤。

  2001年11月,我国与澳大利亚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从澳大利亚输入美洲驼的检疫和卫生条件议定书”,使羊驼引入我国成为可能。2001年12月,董常生飞赴澳大利亚实地考察学习羊驼养殖技术,并精心挑选引进了23只羊驼,从而正式启动农业部“948工程”重点课题“羊驼的引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如今,董常生带领的科研团队已成功解决了羊驼的饲养配方和生长环境难题,当初买回来的羊驼已繁殖为一个拥有羊驼近百只的“羊驼方阵”。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先后承接了农业部“948工程”科研项目“羊驼胚胎移植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羊驼毛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等重大课题。

  董常生说,山羊通常只有黑白两种毛色,而羊驼的毛色多达22种。如果能弄清楚控制其毛色的基因,再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山羊等其它动物身上,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经济效应!董常生告诉记者,他们正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运用基因技术开展羊驼毛色人工控制研究,目前已从羊驼身上找到近万个与皮肤有关的基因库。

本报记者 杨明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