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鄂数万黑大学生乱象调查:苦读四年无学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7日09:14 东北新闻网

  

鄂数万黑大学生乱象调查:苦读四年无学籍

  资料图片:至少有50所高校集中在武汉本埠。如此密集的生存空间也许是形成“黑大学生”乱局的根源之一。牧羊摄

  整个夏天,20岁的张新捷,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大一学生,都在梦想着一种可

能:比方说,学校突然给他注册了学籍,他成了真正的大学生。

  而张的梦想,在他的上百名同学之间,已经付诸为行动。在湖北大学——他们曾视为母校的地方,当“没有学籍”的的消息传开后,愤怒而激动的学生们冲撞出来,扯碎了棉被,砸毁了宿舍门窗、桌椅——混合着对学校种种不满的情绪一一并爆发——最初只是在校园,之后上百名学生聚集在省教育厅门口静坐示威。

  如今,这批学生又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黑大学生”。6月,湖北省政府一次内部会议上,副省长郭生练透露,该省目前有6万余名黑大学生。

  “所谓黑大学生,即当年未通过网上录取而进入高校的学生,包括所谓预科生,也有很多批次线下,以专本连读、国际际生等名义进校的学生。”

  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学籍,即便他们完成四年的学业,也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而出现“黑大学生”的原因包包括“校方为扩大利润,有意纵容中间商招生,甚至出现部分高校与中介商相勾结骗取考生钱财事例。”一位高校负责人人表示,主管部门出于追求政绩的考虑,放松管理也是原因之一,同时不排除官商相通,共同谋利的因素。

  如今伴随着这批学生逐步毕业,学校拿不出毕业证或发假毕业证,网上无法核查,隐藏多年的痼疾浮出水面。

  “黑大学生”之乱

  乱象一:国际班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班”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最高的项目。某些国际班已经蜕变成“三本分数拿一本毕业证书”的捷径。

  乱象二:预科生

  日益膨胀扩张的高校与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下形成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的高考落榜生选择读中职。分不够,先以“预科生”方式进校,再想法取得学籍、文凭。大量的预科生被高职院校迅速囤积。

  乱象三:独立学院

  引发独立学院违规招生的一个大背景是,办学经费多数靠银行借贷。为了尽快还贷盈利,独立学院往往迫切希望能够立即招生、多招生,即使学校仍然是一个工地,即使招来的学生没有学籍。

  国际班乱象

  至少有50所高校集中在武汉本埠。如此密集型的分布,高校之间维持运转的生存空间也日趋严峻。一般而言,国际班作为高校盈利的附属品,其具体事务往往交由某教育集团运作,乱象由此而生

  现在看来,发生在7月的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上访事件,仅仅只是一次小小的冲突,但却诠释了郭生练以及湖北省教育专家的担忧。

  从省教育厅门口静坐回来后,张新捷觉得事情越来越严重,他开始惴惴不安,这未知的一切。

  事实上他并非孤独。至少,在为学籍而抗争的剧情中,扮演角色的并非只有湖北大学。湖北省有85所大学,作为全国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至少有50所高校集中在武汉本埠。如此密集型的分布,高校之间维持运转的生存空间也日趋严峻。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班”则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最高的项目。

  所谓国际班,是学生先在国内就读国际大学预科课程,然后再通过这些课程进入海外的大学,只是办学的地点从海外搬到了国内。一般而言,国际班作为高校盈利的附属品,其具体事务往往交由某教育集团运作,乱象由此而生。记者调查得知,某些国际班已经蜕变成“三本分数拿一本毕业证书”的捷径。

  湖北工业大学的刘老师透露说,“学生最冤,说是国际班,实则国内班。有几个能通过雅思、托福考试?没通过考试的,拿不到外国文凭,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每年上万元的学费不说,还白白耗费了4年的青春。”

  张新捷是宁波人,2005年高考考了420分,这在浙江省是差强人意的,刚刚够三本分数线。“我也想过复读,但那日子太难熬了,”张新捷说。

  这时,一个自称是湖北大学教授李圭雄的人宣称,只要交纳3万元介绍费,就可以念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业任由挑选,如果没有出国,毕业可获得湖北大学文凭。

  张新捷并没想过要出国,但“三本分数线拿一本证书”对他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交纳3万元介绍费后,在当年湖北大学录取名单上果然有他的名字,只不过显示的高考分数由420分,提高到了500多分。在他交完一年半28000元学费后,学校表示,要参加“升中专”考试。“要想取得学籍必须通过中专和高职两道考试”,班主任说。

  按照国家政策和常规,类似国际班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取得国家统招学生的学籍的。要想取得国家统招学生的学籍,必须通过高考和统一录取,经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确认,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才能建立档案。

  6月20日,刚刚风闻“黑户口”的张新捷忽略了这则信息:在武汉市武昌区法院,当日开庭审理了一起14名原告集体诉讼的高考招生的纠纷案,而案件的第一被告是颇有声望的武汉大学。

  2005年,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国际教学班开学不到一个月后,41名学生发现,自己的学生证、学籍一直没有落实,交纳的巨额学费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正式发票。国际班一年的学费为人民币2.3万元。其中中介费从2万到14万元不等,而这些钱流向了何处则很难查证。种种异常让学生们怀疑受骗了。

  随后,学生及家长直接找到了主管学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该副校长答复:录取通知书与印章是真实的,但这是被人盗用的,学校无法解决学生的学籍问题。

  2006年2月12日,湖北省教育厅和武汉大学相关部门的领导宣布:武汉大学外语教学国际班立即停办。学生们方才知道,国际班系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与联教公司联合违法招生办学,联教公司属于具体操办者。愤怒的学生将武汉大学和联教公司告上法庭。

  庭审尚无结果。目前,武汉大学外语教学国际班41名学生除两名学生接受学校安排去了网络学院,其他30多名学生有的选择了复读,有的选择到其他学校继续学习,而少数同学则至今仍在流浪。

  张新捷和他的同伴们与这41名学生的命运似乎可以重叠在一起。7月2日,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终于等来了学校的回应。在这封《致国际教育学院同学的一封信》中,学校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宣称,“从来没有承诺解决所有人学籍问题。”“如果要求退学,可退还学费。”

  中午,张新捷在宿舍里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他决定找学校退回学费。“我回去复读,一定要考个正规大学,做一个正规大学生”,他说。同时他又沮丧,3万元的介绍费肯定是要不回来了。而在他的同学中,多数人选择沉默,一场沸沸扬扬的上访事件在学校警告说“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扰乱政府和学校工作秩序的,学校不予录取”之后偃旗息鼓。

  “这么多人,学校总归要给个答复,”两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山东男孩说,“学校正在想办法弄学籍,如果弄到了,我们就好了,毕竟我们才大一,离毕业还有三年。”

  预科生大包袱

  熟知内幕的老师告诉记者,政府出台这纸通知,试图掐断湖北高职院校“违规招生”的途径,以此遏制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混乱局面;某高职院校领导人则诉苦说,政府一刀切的行为,是在推卸责任

  9月1日,高校开学之际。湖北省教育厅、公安厅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规范高职招收高中毕业生读一年制中职。

  一则在高职院校引起恐慌的消息是:湖北省高职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就读一年制中职,一律不得转户口关系,招收的外省学生,一律不得在湖北省报名参加高考、中职对口升学和“3+2”升学考试;招收的湖北省学生,不得参加中职对口升学和“3+2”升学考试。从明年开始,全省中职对口升学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在当年中职毕业生总数的5%以内。

  武汉本埠媒体宣称“预科生”已成历史。然而,透过这些简单文字,熟知内幕的老师告诉记者,政府出台这纸通知,试图掐断湖北高职院校“违规招生”的途径,以此遏制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混乱局面。

  湖北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猛,教育厅统计的数量为48所。在中国,日益膨胀扩张的高校与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下形成鲜明对比。普遍认为,技能人才开始受到用人单位青睐,越来越多的高考落榜生选择读中职。之后通过参加湖北省“3+2”考试、中职对口升高职考试,再取得专科学籍和文凭。

  分不够,先以“预科生”方式进校,再想法取得学籍、文凭,高职一年制中职已经变异为“升学教育”,这也是高职院校蹿红的一个根源。相比学费高昂的“国际班”,对口考试取得文凭的途径更为廉价和有保障。武汉某报社跑教育口的记者透露,高职招生,最低分数只需200分,有的干脆只要拿张准考证,注册入学。之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对口考试,取得学籍。至于想继续深造的,还有“专升本”这条通道,学生只需要交钱即可。

  大量的预科生被高职院校迅速囤积。记者获悉,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违规招生迹象,2005年一年就违规招收所谓“预科生”4000多人。而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宣传处处长张志雄告诉记者,黄石某职业学院去年招收的预科生多达7000余人。

  在2006年湖北省高校招生管理暨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湖北省委、省政府专门对高职高专招收预科生问题提出警告。随后,在2005年违规招收“预科生”数量较大的10所高职,受到惩戒——被勒令今年停止招收一年制中职生。

  新的政策无疑令高职院校坐立不安。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以“预科生”名义招揽生源纯属违规招生。从2007年起,湖北省将停止“3+2”分段制和5年一贯制高职招生。按照国家学籍管理政策,这些学生不可能取得国家承认的学籍和文凭。

  但随之而来的是重重矛盾。某高职院校领导人诉苦说,政府一刀切的行为,是在推卸责任。高职院校招收预科生已有些年,作为主管部门也熟知一切,现在问题来了,影响大了,便草草出台一个规定掐死这条路。而被捂在瓶子里的数万预科生,如何解决学籍和文凭问题则是作为大包袱甩给了学校。

  即便通知已经下达,仍有灰色空间。记者注意到,武汉高职院校,正陷入大搞校区建设,创办奢华面子工程的竞争恶性循环中。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类似白宫之类的国外建筑悉数立起。“学校往往比的是占地多少亩、有多少高楼建筑、有没有新奇的吸引眼球的设施。”湖北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感叹说。

  “前期投入巨大,如果没有生源,学校将如何运作?”9月3日,来自保定的卢先生带着儿子来到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分校区报到,交学费之前,卢先生意外地发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和其他人的不同。当他找到该校的一位副校长询问时,被告知湖北省已经下发通知,禁止该校今年招收一年制中职。但这位副校长说,可以先让孩子入学,学籍、文凭的事以后再想办法。最终,卢先生还是带着儿子返回老家,而与他们同来湖北的50多名学生中,回来的只有20多人,余下的仍以预科生名义就读各类高职院校。

  记者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采访时发现,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了3-4年,这些每年缴纳4000-5000元学费的学生,甚至和校门外行走的路人无异,并没有得到身份的认可。

  这一切,均属学校的高度机密。“今年2月份,学校说要参加一次考试,之后,6月份又有一次考试,我们都不清楚什么考试,学校也没解释,只是说过了我们就可以取得学籍”,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说。

  但这些矛盾正在日益凸现:7月,湖北工业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数十名学生发现学校颁发文凭的承诺无法兑现,群情激愤的学生冲毁了校园。

  (南方新闻网-南方都市报 记者龙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