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小学生不能靠拼时间换成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1:43 大洋网

  一名年仅6周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天就要上10节课,每天早上7时30分上早自习,晚饭后还要上一节晚自习……面对这种现状,人们呼吁---

  8小时睡眠成了孩子们的奢望

  前不久,本报接到一封沧州青县学生家长的来信。信中写到:新学期开始,我6周岁

的孩子升入了一年级。高兴之余又有些无奈:孩子早上7时30分上早自习,上午和下午各4节课,晚饭后还要上一节晚自习,一天总共要上10节课。每天孩子都嚷着累,我真担心,孩子对这样的学习会产生兴趣吗?我们的教育真的需要这样分秒必争吗?

  对此,一些教育专家也指出:小学教育是儿童学习的初始阶段,只有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让孩子学到教学大纲上规定的知识就足够了,如果硬要让学生通过拼时间来换取成绩,往往容易让他们从小就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虽然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已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为考试而大搞疲劳战术比比皆是。

  “晚上十一、二点上床睡觉很正常,没办法,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呀!”永年县一所乡镇中学初二学生小张说。小张是走读生,每晚上完晚自习回到家里通常还要学习两个小时。有时,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之间甚至分工负责,几个人各完成一部分,第二天早上互相抄一下答案交上去。即便晚上睡得很晚,小张和他的同学们第二天早上6:30还要上早自习。

  乡镇中小学如此,城市也不例外。在衡水市某重点初中,教室课桌上的各种课本、学习资料和试卷足有一尺高,学生瘦小的身躯被挡在书后。据了解,学生一进初二,每学期除期中、期末考试外,每月有一次大考,每周有阶段性小考。考试后,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排名要见家长或找学生个别谈话。这让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只能多挤时间学习。

  “教室、宿舍、食堂,这样的‘三点一线’是我的全部生活轨迹。”一位初三学生在网上无奈地说:“我就像一部学习的机器,老师和父母都说是为了我将来好,可谁知道我真正的快乐呢?”

  素质教育不应成为轰轰烈烈的口号

  其实,看到那一张张因睡眠不足而写满疲惫的稚嫩脸庞,许多老师和家长也都很心疼。但对于学校的严加管理,多半家长还是持支持态度。

  一位老师很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高考的压力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虽然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却早早就晓得了一个竞争法则:要想出人头地找一份好工作,就必须考上一所好大学,要想考上好大学,就必须得先考上一个好高中。于是,他们从升入初中,甚至有些是从小学开始,“就像一只被蒙着眼推磨的驴子,在别人圈定的既定轨道上,不停地往前走”。

  难怪,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全国都提倡的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却也在好多地方搞得扎扎实实。对此,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种现状不是老师造成的,也不是校长造成的,而是现行教育体制和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只要每年实行高考,真正给孩子减压减负是不现实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志雁分析说,河北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高考生源大省,今年就有约56万人参加高考。但录取率仅为50%。明年,我省参加高考人数有可能突破60万大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依然存在。

  正因如此,学校、老师和家长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一个目标,就是考试成绩。“学生考得好,领导有政绩,学校也光荣,老师开心,家长高兴。如果考得不好则全都要挨批。”

  “教育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要给予孩子内心快乐和精神上的成长。”为此,省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王文录呼吁:“教育应该把目标定在学生是否得到了身心全面的健康成长上,即使目前我们还无法给应试教育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可以从某些细节入手,一点点改变,比如,有关部门能不能先别再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等等。”

来源: 河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