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江苏考试院负责人称高考方案调整实为利益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07:23 扬子晚报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已逐渐明朗,外省的教育界人士对江苏方案如何评价?江苏中学如何应对?昨天,在南京一中召开的2006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大会上,来自上海、海南、福建、浙江、安徽等省市的专家和江苏省17所重点高中代表就方案及高考应对策略展开讨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霍宝柱副院长也对方案引起的争议进行了分析。

  考试院负责人分析:方案争议源于三大因素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霍宝柱副院长说,新方案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争议,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方案调整的核心其实是利益调整,高考涉及到千家万户,是很多家庭和考生改变命运的手段。因为对现行方案已经适应,总会有一部分人抵触新方案。二是高考的巨大导向作用,高考一向被称为“指挥棒”,而新方案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在导向作用的引领下,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三是新旧观念的碰撞,新方案有很大的前瞻性和创造性,但很多人的讨论还停留在旧观念上,难免引起碰撞和争议。霍院长认为,高考在当前有3个矛盾。一是高考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只要有考试就会存在应试,高考指挥棒唯分数,高校的录取最终还是看分数。而社会需要推行素质教育,各界对素质教育也是呼唤已久。二是公平与效率矛盾,公平与效率向来是一对矛盾。三是多元化的个性要求与单一评价体系的矛盾,社会需要个性丰富的创新型人才,但是高考的形式单一,最后一条

分数线划分优劣是不公平也是不完善的。

  外地老师有疑问:如何操作很关键

  安徽省明光中学的陈青老师说,作为一线教师,他对江苏2008年新方案有些担心。语数外分数调整是细节问题,不起决定作用。可以想见,语数外老师在高考中承受的压力将是政策制订者无法想见的,他替江苏同行感到担心。另外,学业水平测试的公平度由谁把握?如何保证不同地方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安徽省的许从永老师说,新方案考虑了各方面利益,如果实施得当,对中学、高校和考生都有好处。但学业水平测试划分标准太粗,易流于形式。现在这种选科方式也使得学校课程开设很麻烦。宿迁某民办中学的一位老师说,统考科目有两门是语言类的,这对经济条件薄弱的学生不利。

  学校应对各想招:分层次、抓基础

  昨天的会议正好为省内各学校交流2008高考应对策略提供了机会。虽然新方案刚确定,不少中学已经及时做了调整。泰州中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冲北大、清华的仍在物理上苦下工夫,增加课时,为争A+做努力;中等偏上的学生则专攻语数外,物理等能保证A就可以了;对于语文、外语有瘸腿科目的学生则加强提优,学校利用双休日找名教师为他们开小灶。现在数学老师地位在提高,但压力也很大,一周七八节的课时今后可能还会增加。

  南京一中的肖立荣副校长说,一中的做法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但强化基础、强化能力的主线不能丢。高一、高二在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学习时,一点也不能放松。不要小看全A加的10分。根据新方案,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首次6门全A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而且对学生而言,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优秀对后面的考试也有促进和激励作用。为此,南京一中不但不会放松对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要求,反而会更强化,课时不但不会减少,还有可能更多。

  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策也各不同,一些薄弱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数外3门上,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上只要达到C等就可以了。张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