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新综述: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18: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综述: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图为海南保亭县黎族姑娘结婚时穿的新娘礼服。中新社发 赵曼莉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海口10月15日电(尹海明) 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海南岛独特的原生态黎族文化中,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专著《中国黎族》主编王学萍,在海口著名的冰山沙龙讲述他对黎族文化保护现状的忧虑。这位在五指山下长大的黎族学者说,海南建省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黎族地区发生了巨变,外来文化不断地进入黎族地区,黎族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逐渐消失。

  据了解,黎族文化中的黎族织锦工艺、黎族妇女文身、黎族民歌、黎族船形屋等都濒临失传和消失。

  存续三千年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今年六月初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许多黎锦织造工艺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黎族年轻人平常并不穿可与杭州“双面绣”媲美的黎锦。

  自汉代开始已有文字记载的黎族文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目前只有在闭塞地区的黎寨中五十岁以上的黎族妇女身上才能找到。这种原生态的文化现象,正濒临消失——黎族五种方言文身的图式各不相同,而其中赛方言的文身已经绝迹。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什运村八十七岁的王妚大,是目前仍健在的、黎族民歌最杰出的传承人。她能唱上千首民歌,熟记三十多种不同的黎歌歌调,人称“海南刘三姐”。她传唱的黎族古老民歌,被专家认为对海南原生态民歌的创作发展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目前正面临着歌随人逝的威胁。

  黎族的传统民居船形茅草屋这种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传统民居也正濒临消失。海南本地媒体日前报道称,在船形茅草屋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船形茅草屋正面临被改造——年轻人深感茅草房的不便,盼望住上条件更好的砖瓦房。

  改善生活条件还是保护民族文化?有关专家称,对于船形屋这种古老建筑技艺的保护应学习贵州凯里的苗寨、湘西凤凰的吊脚楼,在保留民族建筑特色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让百姓在保护中受益,开发保护两相宜。

  后继乏人是黎族文化保护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黎族青年不再穿黎锦、不再唱黎族民歌、黎族少女更不愿文身。资金缺乏问题也是民族文化保护的瓶颈之一。

  王学萍认为,保护和发展黎族文化,要做到“有书、有画、有影、有物、有人”。有书、画、影视作品能够保存;对黎族传统生产生活物品、历史文物要整理保存;黎族年轻一代要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但是,即便走上现代工艺制作的黎锦工艺,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凯,这位将为数不多掌握黎锦工艺的黎族妇女组织起来抢救黎锦工艺的企业家,日前在冰山沙龙表示,虽然她认为对于技艺性的民族文化“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但是在如何开发黎族民族文化产品,如何寻找产品的市场等问题上仍迷惑重重。(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