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8:11 海峡都市报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高中新课改有点困惑有点难

  N本报记者 胡艺桑/李晓蓉/叶碧玉 文/图

  “上课像赶场,刚教的知识还没弄明白,新的知识又来了,消化不了!”

  “按新课改后的课本来教学,根本一点章法都没有!”

  “只有实行课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与能力!”

  泉州高中新课改实行了一个多月,也引来了学生、老师、学校及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有人赞同,有人不接受,也有人表示忧虑。毕竟,高中课改仍是一件新生事物。对学生来说,课改对他们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老师来说,课改完全“颠覆”了以往老师“包办”、“主宰”课堂的传统教育模式。

  因此,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改革,是否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课程教学,对学生、教师乃至学校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体验 一堂学生喜欢的英语课

  “感觉现在有些课上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高中课改进行了一个多月,学生们的声音时有耳闻。日前,记者在德化一中亲身体验了一堂学生眼中“有意思的课”。

  上午8:35分,德化一中高一年英语老师小吴准时走进(11)班教室。“Hello,every-one!”随着她面带笑容的一声问候,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开始了。

  吴老师先用英语询问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天中是否有什么趣事发生,在有意无意中引导同学们用英语与她进行对话。对同学的回答则不时报以“very good”的赞扬。

  8:40分,吴老师在黑板上写了4个单词:interrupt、re-spect、secretory、survive,用英语解释完单词的意思之后,吴老师造了几个句子,让同学们加强理解。

  8:45分,吴老师让前后桌的4位同学组成一组展开讨论,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中带着几分嘈杂,中文与英文互相穿插着。

  “No Chinese,always speak in English”。每当发现有同学用中文直接交流,吴老师都会报以一个夸张的耸肩表示不赞同,逗得不少同学低声窃笑。

  8:50分,听力训练开始,学生们在做完听力填空后,模仿刚才听过的句式“我喜欢的……”进行场景对话。“我喜欢牛仔裤”、“我喜欢T恤”、“我喜欢哈韩服”……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一位男生脱口而出“我喜欢迷你裙”,吴老师听完后,故意一本正经地说:“这个应该由女生来说才对!”一时间,大家哄堂大笑。

  9:15,课堂进入自由表达时段,两位男生自告奋勇,开始互揭底牌。“我同桌最喜欢的是卡通,他不知道功夫明星李小龙,而且他最崇拜的人居然是我———陈健鹏。”幽默的话伴着夸张的表情,又掀起课堂小高潮。

  “铃……”在笑声中,下课铃响了。“OK,class is over!See you next time !”伴着吴老师一句干脆利落的告别,一堂充满笑声与互动的英语课结束了。

  “我喜欢这样的课,感觉自己在课堂中是主动的,很带劲!”下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喜欢的正是这种充满互动与交流的课。

  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泉州市教育局教研所进行的抽样调查也显示,60%的学生希望老师上课能够“多给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3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多启发”。最终调查显示有86.7%的学生喜欢“动手实践、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这,正与高中新课改的教学精神相符合。

  观察 .学生:数理化困难较大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师生互动、自主的学习方式,但近半个月来,记者通过听课及与老师、学生交谈后了解到,那种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在校园里仍然不少见,学科教学呈两极分化趋势。

  记者发现,一些语言、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如语文、英语、政治等,由于重视把“学生参与”纳入课堂教学,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欢迎。

  泉州五中高一新生小林告诉记者,开学以来,语文课是自己最喜欢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科目之一。比如,语文老师会用对联“海上升明月,云中引青峰”来介绍自己,还教学生们用亲人的名字来做对联,以此吸引大家学习做对联的兴趣。此外,老师还在课堂上开展对子接龙、背诗比赛等,让小林和他的同学感到很新奇。

  不过,在泉州市教育局教研所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分别有72%、58%、45%的学生认为数学、化学、物理这三门学科比较难。

  “一些科目上课时比打仗还紧张,根本谈不上气氛活跃。”九中高一新生小黄告诉记者说,上数学、物理课时,几乎每堂课都是新内容,而且很多内容都是书上没有的,同学们一上课就是不停地听老师讲课,记笔记。

  “老师补充的内容太多了,要求又很高,大家都觉得难适应。”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小黄说的这种情况,在许多学校都存在。对此,一些老师解释说:由于初中课改删除了很多内容,这部分内容都是进入高中学习必不可少的知识点,所以老师上课都会适当地补充一些。

  老师:工作辛苦压力大

  谈起课改一个多月以来的教学经历,许多老师异口同声地反映“压力很大”、“很辛苦、很累”。首先是教材,泉州五中骆志森老师告诉记者,新课改的教材体系很活、很跳跃,不像以往重在知识点的纵深,而是重在知识点面上的拓宽。老师们在备课上得花费比以往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记者发现,许多一线的老师由于是刚刚从高三年段下来,思想仍然停留在旧体系上。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数学老师就认为“课改把整个教材体系都打乱了”,按现在的课本上课,“教得一点章法都没有!”

  另一个让老师们感觉“难适应”的问题是,课改后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变了。过去只用成绩来评定,现在执行过程性评价,要记录学生们整个学习过程:有没有迟到早退、上课表现如何、学习态度……泉州一中教务处主任谢贵荣老师说,单就评价学生一项,多时要记录4~5本的过程性记录,工作量骤然增加。

  与此同时,老师们的心理压力也大了,在给学生最终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是否给学分,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过程记录作为凭证,否则极易招来学生、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是质疑。

  求解

  忧虑一:课时紧张课本多负担重?

  “课本变多了,花在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的时间多了,稍不留神就跟不上”。某校高一新生小杨说,开学以来,每节课基本上都是新课,前一堂课的知识还没弄明白,下一堂课又积了好多新内容,进度太快了跟不上,感觉负担很重。

  学生小郑说,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感觉新物理教材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内容丰富,容量大,学起来挺费力。听老师说,按照进度一学期要上2册必修课,为此,小郑和他的同学担心:为了赶进度,老师很多知识点无法讲透,学生必须花大量的课后时间去学习,从而加重负担了。

  还有一李姓同学反映说,原来3年总共是6本书,现在仅必修就有5个模块5本书,再算上选修课15本书———至少也得选修10本,这样算来,单单语文一科,学生至少也得读15本书。除此外,学生还必须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读书笔记等。他们老师算过这种账:学生一个学期至少要看2本长篇名著、完成2万字的读书笔记。

  而从泉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深入学校所做的调研也发现,学生的作业负担确实相当重,每天放学后至少有3~4个小时用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扣除在学校里的时间,一个学生每天只有5~7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释疑:

  泉州市教育局教科所高中组负责人施紫雄:

  多数学生喜欢调研型、互动型作业,但这部分作业在目前所占比例不大。应该加大该类型的学生作业,减少传统作业量。另外,学校要有专人检查老师布置的学生作业量,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忧虑二:无“风向标”深浅难把握?

  对于课改,老师们在感觉难适应的同时,也有着隐忧:高考方案没出台,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教浅了,怕不够;教多了,又怕过头”。

  新教材中,所有科目体系的变动都很大。比如数学的函数,旧教材对函数周期性、奇偶性、最大值、最小值有详尽介绍,而新教材则大规模删除,增加了对函数应用、信息技术中电脑画图等的要求。

  还有一些科目的许多内容删减了,原来占一个章节篇幅的内容,而在新教材中只有一两句话的份额。像这些删减的知识点,该怎么教也是老师们很头疼的事,按新教材的要求,学生们只要初步了解知识体系就可以了,但一些科目比如数学又出现了按新课本教学,课后作业又不会做的情况。

  释疑:

  泉州市教育局教研所所长蔡玉霖:

  教研所在调研中也发现老师们普遍存在对课标理解不到位,对教学内容深度、广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而课改的核心环节恰恰就是课程的实施,老师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因此,老师们应该在对课标准确理解、对教材的体系内容吃透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把握各模块(必、选修)的内容及内在联系,适当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互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学生们认为老师上课补得太多、教得太难的苦恼。

  忧虑三:师资设备跟不上新课改?

  德化一中苏煌品校长认为,目前各个学校最缺的就是课改后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的任课老师。“如果要完全按照新课改教程上课,我们学校还要增加10来个老师,至少还要一两百万的资金到位。”

  苏校长说,课改后,高一仍以必修课为主,教室、师资、设备的缺口还不是很明显,等到了高二,选修课大规模展开,到时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很多学校教室、电脑、多媒体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势必很紧张。

  泉州一中教务处主任谢贵荣老师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心。谢老师说,目前学校还很缺乏与新课改相衔接的专业管理软件,而选修课又常常都是一两百人的大课,像过程性记录里的点名、请假等事项的考核,只能依赖教学软件来解决。

  另一方面,是学校已有的教室、设备、师资与新课程所需衔接不上。泉州一中黄建华副校长告诉记者,要想达到新课改的效果,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最多只能30名,而泉州大部分中学的班生数都在50名以上,这种情况下,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势必打折扣。但如果按30名设班,学校的教室、师资短缺又很严重。

  释疑:

  泉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所长蔡玉霖:

  除个别学校的英语教学外,小班化教学目前在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还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这不仅是泉州的问题,省内、国内的现状也是如此。

  基于大班化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互动难以有效展开,新课程倡导的师生积极交往互动并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的确会受一定影响。但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还是要牢固树立并自觉实施,尽管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忧虑四:如何应对高考心中没底?

  因为是第一届高中课改,之前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不仅学校、老师关注课改,家长们也很关注课改的进程。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课改后,高考怎么考?

  泉州一中赖东升校长告诉记者,开学以来,家长询问新课改的电话就没有断过。学校为此还特意召开了新课改家长说明会,为到场的家长解释课改后的教学体制、学生的评价机制、学分获得方法等。但学校、老师感到为难的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是“高考怎么考?”、“高考考什么?”。而对课改的主要内容如模块学习、学分获得等反应冷淡甚至漠不关心。

  释疑:

  泉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所长蔡玉霖:

  家长们其实不必过于忧心。省教育厅目前已经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课题组”,研制福建省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从目前趋势来看,我省新课程高考方案将会注意处理好两个衔接:一是与我省现行高考模式的衔接,二是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既实现平稳过渡,又让改革者受益,家长不用担心“课改后,高考会突然大变脸。”

  课改是个渐进的过程

  学校缺资源、老师愁教学、家长担心高考……对于这些在课改以来出现的情况和困难,社会各界不无担心。对此,泉州市教育局教科所蔡玉霖所长表示“课改是新事物,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困难,但也不必无谓担忧。”

  蔡所长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和老师同是教学课堂的主体,这与传统的机械、被动式“满堂灌”学习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出现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不适应的情况,这是正常的。

  针对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新课改一来,传统的教学经验就一点都用不上的看法。蔡所长认为:这种完全否定过去的做法,其实是对新课改的误解。他说,过去教学经验中有益的部分在新课改情况下仍然可以得到运用,一些科目如数学,仍然需要老师的讲解和适当的习题练习。新课改是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过去。

  蔡所长说,新课改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复制,需要在实施教学中摸索、积累经验,这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允许老师间、学校间的进度不一。“有人快有人慢,引导大家慢慢往这条路走”。

  “我们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步伐是稳健的”蔡所长指出:高中课改仍然是个“渐进的过程”,课改的路还很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