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大学生突然退学 原因为深陷传销无法自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0:36 四川在线 | |
来源:江南时报 日前,一条消息在南京东郊某知名高校不胫而走,而且传得沸沸扬扬:该校原先被确定为保研对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3级杨光(应多方要求为化名)同学意外地退学了,甚至连自己的大学学业都没能完成。 围绕杨光退学的原因,校园里主要流传着两个版本:一是因为杨光在校期间参与传销活动被学校勒令退学,二是杨光误入传销陷阱后却难以自拔,主动要求退学。 传言孰真孰假一时争论不已。随着记者的走近,迷雾逐渐被拨开。透过事情的表象,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传销到底是什么?对于高知阶层的大学生来说,是什么让他们频频误入传销的陷阱且难以自拔? 面对即将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来说我们又该如何提防误入“传销”创业的迷途呢?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调查:“杨光”离校确为事实 接到新闻线索后,记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乘车来到这所高校。学校道路两旁枯黄的落叶在向人们传递着季节变化的信息,也许是多数同学都在午休的缘故,平常热闹的校园此时变得非常安静。走过湖边,微风吹过,有些许的凉意。 在知情人的指点下,记者来到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3级的学生宿舍楼。楼道被打扫得很干静,光线有些阴暗,学生宿舍的门大多紧闭。各宿舍的门上都写有宿舍成员的名字。记者查遍所有宿舍门上标识的姓名,没有杨光两个字。 一个宿舍门上面贴着的纸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纸片上写到:12:00至2:00,休息时间,请勿打扰。拿出手表,查看时间,已过2点半,心想休息时间已过,只好“打扰”宿舍主人了。敲门后不久,探出一个脑袋,一脸狐疑的表情:“你找谁?”记者亮明身份并向他打听有关杨光到底因何离校时,这名同学连说“不知道”、“不清楚”,眼神中流露一丝慌张。 在一位同学的推荐下,记者找到了同住一层楼的该系2003级助理员一凡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年纪不大的他态度谨慎,不愿向记者提供杨光的具体信息,包括他的姓名,并说杨光离校后即与其他同学失去联系了。至于其退学的原因。该同学说,了解这事最好去找他们的年级主任,只有在取得年级班主任同意的情况下才可向记者透露一些相关信息。 当记者问他说杨光退学是不是因为在读研与早日参加工作之间,他觉得后者更适合自己时,一凡说并非如记者所说的那么简单,至于其中缘由,该同学不愿意多说。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该系2003级班主任古老师。古老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杨光的退学主要由是他自己的决定,校方在苦苦做了一个多月的挽留工作无果的情况,才同意其退学。而且退学时,杨光的家长还来到了学校,并且书面材料上签了字。当记者问古老师这名同学之所以坚持退学,是否与他在外面从事传销而误入歧途有关时,胡老师说他不是公安等执法部门,不好给这名同学定性。但退学的原因有许多因素,不是外界所说的这名同学认为参加工作比读研更合适那么简单。胡老师在电话中多次说到,这名同学的退学与校方无关,而且这名同学现在做什么以及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也已与学校无任何关系。 转折:知情人揭“杨光”内幕 正当记者在苦苦找寻杨光离校后的踪迹难有进展时,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让此事峰回路转。打来电话的人自称顾欣,是南京某高校的毕业生。他说他认识杨光。杨光是他的上线,此前与他在同一家公司“发展业务”。当记者问他所谓的“业务”是不是“传销”时,顾欣回答说:“是。” 在一个稍显偏僻的咖啡馆,记者约见了顾欣。坐在面前的他头发有些零乱,穿着米色上衣,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脸色有些蜡黄,眼睛却很有神。几句客套话之后,顾欣以这样的方式打开了话匣子:“传销害人,害人……”并一再声明,现在自己早就金盆洗手了。 “我当时被以帮忙布置展销会的名义被人介绍到了广东东莞。到了东莞的当天晚上,我被带到了一家化妆品传销的基层组织——“家庭”,经过“洗脑”后,我不知不觉中就相信了那套歪理邪说,其间不断有人与我“交流”,透露有个叫杨光的人已经通过“直销”成为百万富翁等发财信息。也才知道了他们那条线的较上端就是杨光。后来还经常见面,但主要谈工作,很少谈及自己的私事。” “但大家每天吃的是发霉的米,睡地铺,还到菜市场去拣烂菜叶回来吃”,上线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可以放下大学生的架子,磨砺我们的意志。 经过7天的“培训”,我完全认同了“欧宝来”的理念,觉得自己演讲、交际和生活能力得到提高了,充满了“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自信。在加入“欧宝来”后,我就一门心思地发展“下线”,盼望着成为传销“经理”级的有钱人。 我想到的第一个“下线”就是在农村的表弟。我骗他说在东莞给他找了一个工作,表弟到东莞发现上当后,骂我连亲人也骗,没有人性。我心里也非常难过,我的上线安慰我说,都是这样过来的,过了亲情关就离成功不远了。很快我又开始在同学中发展“下线”。 看着一个个大学生被骗进,我也曾怀疑过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但是走上了这条路人就像中了邪,什么亲情、友情都不顾了。今年10月,由于广东打击得厉害,在“上线”的安排下,我和其他几个人到江苏安徽一带发展,没想到在那里被人举报,工商部门上门查处,我正好上厕所才得以侥幸逃脱。 当记者问他最近有无杨光消息时顾欣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得到杨光被抓的消息,他现在应该还在广东活动。”针对是否知道杨光有关退学的情况,顾欣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他听杨光曾说过,“我无法自己把握毕业后的事业走向,与其毕业就失业,还不如能抓一个发财机会就狠狠抓住再说,也好为将来进行一些原始积累,这样起码心里会觉得踏实一点。” 顾欣还说,杨光常做着“三个月开宝马的美梦,并且他对这一目标深信不疑”。 尽管记者对顾欣的话,以及他提及的此杨光是否就是彼杨光,无法再验证。但他的话验证了一点,传销就是害人,而且确实有许多高智商的骄子们在校内或在毕业后不久,曾经游离在危险的边缘。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顾欣一样的幸运,在经历一次“危险”之后,终于醍醐灌顶,迷途知返。 现在回过头来看,杨光放弃读研而进入“商道”。看似偶然,却有其必然因素。据该校人文学院的一位熟悉杨光的游姓同学介绍,杨光在校期间因为成绩优秀并选为年级骨干,有此平台他常参与或组织一些学生与一些经济组织的交流活动,他也常常去听一些由校外人士主办的“成功学”或“营销学”等方面的讲座,据游同学介绍,杨光平时比较有“经济头脑”,而且在平时的言语中常流露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 反思:学生“频传”因哪般? 那么大学生如何频陷传销泥潭?南京一著名BBS网站所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虽然通过媒体知道传销的危害,但是他们对传销本身如何运作的认知程度却低得可怜,调查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说出传销的主要特点,大多数人不能分辨传销和直销的区别,更有少部分低年级学生认为传销就是上门推销商品,而几乎没有人从学校受到过任何有关传销的专项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郑晓边教授认为,首先,参加传销的绝大部分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贫困让他们对传销的一夜暴富神话产生浓厚兴趣,急于让自身和父母脱贫。其次,许多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提出的平等、互爱等虚拟的东西所迷惑。其三,群体暗示和从众效应。你讲得再荒唐,几个人在一起谈就不觉得荒唐;大家一起失败,痛苦变成了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被欺骗,反而不觉得被欺骗。在群体暗示中,文化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受到暗示,这是由于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为强烈。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目前社会的用人制度也是构成大学生受骗的一大重要原因。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看重的“工作经验”让大学生倍感焦虑,为了免遭社会淘汰,他们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戒备的情况下“疯狂”寻找实践的机会,加上“暴富”心理作祟,传销无疑成了大学生心中实现理想的阶梯。传销组织往往就利用这一点,以招聘名义引诱大学生加入组织。(华诚 叶明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