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西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10:03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姜帆张家伟牟维旭

  13岁的藏族男孩尼玛旦增每天一早就来到拉萨市达孜县小学的明亮教室里,与他的50多名同学一起学习小学4年级课程。

  尼玛旦增的校服、课本、宿舍里的被褥以及每天的饮食都是政府提供的。而他的祖

父在这个年纪,只能在山坡上放牛,完全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宋和平介绍:目前,西藏像尼玛旦增这样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在课堂里学习,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而在民主改革前,西藏95%的青壮年都是文盲,普通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微乎其微。

  和平解放前,西藏的现代教育基本是空白,寺庙教育和针对贵族子弟的文官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还垄断在僧侣和贵族手中。尼玛旦增的祖父在上政府组织的“扫盲班”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1951年,中国政府在昌都建立起西藏第一所小学,这是西藏现代教育的起步。之后,1956年在拉萨建立了第一所中学,还于1965年建立起第一所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目前,西藏全区已有118所中学,890所小学,在分散偏远的农牧区建有1568个教学点。

  西藏地域辽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藏族为主的270多万人口居住相当分散,藏族农牧民子女入学非常困难。为了保障西藏人民受教育的权益,1984年中央政府确定,对西藏自治区办重点小学和县办重点中学,全部实行寄宿制,不仅不收取学费和杂费,而且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后来,中央政府又决定,从2001年起,对西藏全部中小学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实行“三包”政策,并从2005年1月起适当提高生均经费标准。

  这样,西藏农牧民家庭的孩子就比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提前5年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因此,尽管尼玛旦增的家距离学校有30公里远,但他的父母还是乐于将孩子送来上学。在藏北“无人区”边缘的双湖特别区嘎错乡,地方政府甚至给上学的孩子记工分,年底可以分配到干肉、酥油乃至现金,以鼓励牧民送子女入学。

  藏族百姓受教育权益的保障得益于中国政府实行特殊的政策。“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付的款项占到西藏全区每年所需18亿元教育经费的92%。”宋和平说。

  同时,西藏教育事业也得到全国各经济发达地区省市的支持和援助。在达孜县小学,29岁的校长仁桑指着并排的两幢学生宿舍楼说:东面的一幢668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是江苏省镇江市投资80万元援建的;西面的781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是江苏省无锡市投资90万元援建的。另外,学校还建有太阳能浴室,保证学生每周至少洗一次热水澡。

  目前,西藏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2005年底,中小学在校学生44.9万人。全区73个县市区中,已有68个基本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40个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59.4%。

  除此之外,政府数十年来在西藏各地广泛开办的“扫盲班”也使西藏人受益匪浅。现在,西藏已经有59个县消除了青壮年文盲现象,大多数藏族百姓能够读写文字。

  新华网 2006年11月18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