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各路读书“版主”热议阅读潮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0:00 大河网

  大河网讯

  

各路读书“版主”热议阅读潮流(图)

  正当第七届深圳读书月渐入佳境之际,昨天(21日)在深召开的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再次将深圳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向高潮。来自全国知名媒体的读书版总编、主编

与著名书评人济济一堂,交流各地读书版的编辑思路与创新经验,分析全民读书文化的最新动向与趋势,探讨新形势下报纸读书版面临的挑战与使命。

  这场思想碰撞、语词激扬的阅读文化主题峰会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圆桌会。与会的报人与学者们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热叙各自的编报与阅读体会,为全民读书文化厘清方向。全天的圆桌会主题严肃却气氛活泼,真知灼见不断涌现。大家纷纷认为,当前的读书版需要进一步确立版面品格,为提升大众阅读水平、推动全民读书文化做出媒体应有的贡献。

  关注读书热点发掘冷门精髓

  面对当前图书界纷繁喧嚣的热点,真正有价值的学术图书和纯文学著作往往被当作冷门而埋没。如何在把握大众读书热点的同时不忘媒体的文化责任,发掘带有前瞻性和启示性的严肃著作,成为圆桌会上“荐书人”们热论的焦点。

  《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对于当前读书热点的流转变迁表达了他的困惑,在上世纪80年代,大众读书热衷阅读的对象是西方哲学、文学著作。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中国,法律、经济、健康等实用型书籍开始热销。近年来,与电视节目互动的书籍又成为市场热捧的品种。在这种快速变幻的潮流中,作为读书版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定位,确立自身的独立品格,才能对得起自身担负的公共文化责任。

  《北京青年报》文化版主编助理邵延枫表示,作为一份公众报纸,既要反映读书界和文化界的热点,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又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和推广那些不为人知的优秀作品与作家。读书版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的书评,而要去反映大众的文化状况和学术新知。除了推出木心之外,《北京青年报》读书版还陆续关注了邵洵美、施远清等一度被大众遗忘的文化名家,在文化界形成了较大影响。

  《文汇读书周报》曾经是一份人文气息浓厚的读书专业媒体,然而其总编辑汪乐春深有感触地说,报纸读书版的生命力在于常办常新,老面孔也要有新表情,才能在激烈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坚守文化阵地的同时,也不能孤芳自赏,而要提高对书界动态的敏感度,通过增强可读性来贴近读者。而在《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王连弟看来,面对着读者们日益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不同报纸的读书版应该实行差异化编辑策略,适应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圆桌会观察员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特别指出,读书的热点与冷门并非绝对的,今天的冷门也许就是明天的热点,因此报纸读书版在改版时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敏感地抓住核心话题,站在一定高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数字时代的读书版仍大有可为

  在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图像阅读日益滥觞的今天,读书版如何面对传统纸质阅读被分流的现实?在昨天的圆桌会上,有的代表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和关心,多数代表认为,以印刷形式出现的传统阅读有着电子阅读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报纸的读书版在推动大众纸质阅读方面仍然大有可为。

  《羊城晚报》文艺部主任何龙是纸质阅读的大力推崇者,但他清醒地看到,由于电子阅读方式的不断扩张,多数读者捧着书本进行的传统阅读时间正在被不断吞噬,猎奇阅读、趣味阅读和实用阅读日益增多,而真正的文化阅读却在越来越萎缩。面对读者阅读耐心下降的现实,读书版的责任更重。《中华读书报》编辑丁杨则认为,为了应对电子阅读的挑战,报纸读书版必须在选题深度挖掘方面做更细致的工作。

  在对待电子阅读的立场上,《广州日报》副总编辑顾涧清是一位“温和派”。他说,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并不等于不阅读,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读书版的关注对象不应该排斥电子阅读,而应该提倡百川一源、殊途同归的多样化阅读。《中华新闻报》副总编魏轶群也认为,深阅读和浅阅读并非势不两立,就好像对每个人的口味来说,快餐和大餐并不矛盾一样。

  深圳阅读文化备受赞赏

  在圆桌会议的会场外,有一个《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深圳主流报纸的读书版小展览。在会议间歇,许多与会代表被这些疏朗大方、内容翔实的读书版面所吸引,围绕着展板自信品读、热烈讨论。

  《文汇读书周报》总编辑汪乐春颇为欣赏地说,深圳报纸的读书版不仅内容新颖,而且很重视版式设计,离读者的距离很近,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城市阅读文化的全面开展。《广州日报》副总编辑顾涧清与深圳报纸媒体的接触比较多,他经常从这些报纸上了解深圳读书月的状况,

  他说:“我看到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拿出了大量的版面和精力,与整个城市的阅读文化一起互动。这次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的创意和组织就非常好,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希望能够继续办出精彩。”

  “深圳读书月非常叫得响!”《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王连弟由衷地说。在他看来,推动全民读书文化离不开媒体的责任,深圳几家报纸的读书版在这方面做得尽心尽力,成为读书月等读书文化活动的重要推进器,下一步一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异军突起。《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编辑丁杨也说:“这个圆桌会在深圳举行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我以前参加的所有文化活动相比,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着鲜明的个性。这种跨地域的媒体读书版块交流让我们获益匪浅,充分体现了深圳阅读文化的号召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