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监管,在打假过程中强大——食监部门呼吁市民勿信谣传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8:10 东方网-文汇报

  在食品安全警讯频发的日子里,食监人员坐卧不宁。自从公布多宝鱼监测结果后,事关水产品不安全的手机短信广泛地被群体转发着——“近期别吃淡水鱼”,“某地检验出霍乱菌”等等,食监人员忙于辟谣。

  食监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监管,而是市民的信任。他们很困惑:“当我们公布问题食品时,人们责怪监管不力,但当我们表示上海食品总体是安全、有序、可控的时候,

人们往往不敢相信,媒体也不关心。”市食药监局局长王龙兴昨天告诉记者:“我们能做的是最大程度上减少有害食品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发现问题一定及时通报市民,但也希望市民能信任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不要信谣,更不要传谣。”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政府部门与造假者的博弈持续进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马志英举了“瘦肉精”的演变:过去瘦肉精是盐酸克伦特罗,当政府部门加强监测后,很多饲养户就改在猪饲料中添加“盐酸莱克多巴胺”这种新的兴奋剂,试图打“擦边球”来“瞒天过海”。而政府部门很快又攻克了“盐酸莱克多巴胺”。

  瘦肉精是这样,其他违法添加也是如此。检测部门之所以无法发现“苏丹红”咸鸭蛋,是因为根本没料到会有人在鸭饲料中加工业用的苏丹红。“政府检测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只要存心造假,防不胜防。”马志英说。现在,食品的造假信息一部分来自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而另一部分则源于“造假者内部人士”的“报料”和媒体的曝光。

  上海是食品的流通市场,自给率非常低,90%的粮食、65%的猪肉、75%的禽蛋、60%的蔬菜都靠兄弟省市供给。2005年起,上海就探索建立食品动态监控体系,包含日常抽检、污染物监测和现场快速检测三个部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污染物监测,这是关注存在于食物中且真正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上海监测的污染物包含7项重金属,8项霉菌毒素,103项农药残留,15项兽药残留,13项渔药残留,21项致病性微生物,以及亚硝酸盐等10项其他污染物。有部分内容甚至还未列入国家标准,而直接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的项目。

  “多宝鱼问题的发现,就是来自这个监测系统,”上海市食药监所副所长李洁说,“这是目前为止最科学可靠的预警系统,会成为将来食品安全立法、定政策、制标准的基础。”也正是通过这套基本覆盖了本地市场销售的所有水产品的系统,专家得出了“目前上海的其他水产品确实没有问题”的结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