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每周声音:回归职业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5:41 金羊网-羊城晚报

  □蜈蚣

  岁末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但是寒意还是出人意料地姗姗来迟,但是至少有124万人感到了“寒意”———国家劳动保障部吹了一股冷风: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与录取的比例约42:1(最高为2000:1),“公考”的持续升温,使人感受更多的是“寒意”。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同比增加75万人,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2007年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比今年至少增加22%,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降低22%。

  在浩浩荡荡的“公考”大军序列,大学毕业生开始充当“先锋”,暨南大学应届毕业生高旭东说,“我们班几乎所有同学都报名,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希望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另有报道,上海大学中文系研三班34名毕业生就有30人报考公务员。

  有一个小插曲:郑州的一场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260多家用人单位引来3万多大学生,人群就像“潮水”先是冲倒两扇玻璃门,然后挤垮手扶电梯,“一女生在一男生的搀扶下,用力向外挤,通红的脸颊挂着泪痕”。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40%的小学生想当官,是否暗合了“公务员热”?

  124万人意味着什么?大学毕业生的公务员热意味着什么?大言而之,那就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如说“更加严峻”),小言而之呢?

  约有124万名大学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便于分析,暂且拿掉“当期”),意味着1个家庭在4年当中的“投资”,约亏损5万元,假如当初直接投资“灵活就业”,效益是否更彰显?相对整个社会而言,124万家庭合共至少损失500-600亿元,假如当初以之组成“就业合作社”(现时已有建房合作社),效益是否更彰显?

  国家都已经发话了,就业率以70%计算,言下之意,许多地方或学校都声称“90%以上”,意味着另一些地方或学校在“50%左右”或更低,现在是“90%以上”满天飞———虚报就业率等于谋财害命。另一方面,“公考”重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实非国家之福,它可能意味着年轻人丧失了最可宝贵的“血气方刚”,丧失了生气、朝气、锐气,夫子所言的“学而优则仕”,鼓励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给自己上“保险”。

  “124万现象”还意味着尽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实习基地、免费职介,甚至就业法律顾问,悉数上阵,“就业率70%”定律难以更改,不是此“就”彼“失”,就是此“失”彼“就”。夫子言“有教无类”,当今社会可是“教无类,学有别”———2005年和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连续两年扩大招生100万人后,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均达到90%以上(没有水分,不需打假),言下之意,“124万现象”是“结构性现象”,教育的重心要从普教下放到高职,从高职下放到中职,在台湾地区,90%的大学生认为有大学文凭不值得骄傲,原因与大学招生录取率突破90%有关。

  我省今年第三季度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为177.39万人次,求职人数126.08万人次,需求略大于供给,其中企业的需求占91.34%。分析指出,珠三角仍以制造业为主,提供的大量是“蓝领”岗位,而大学生多希望从事“白领”工作。特别一提的是,“124万现象”也不是洪水猛兽,就业也需要竞争,需要一定的淘汰率即失业率,大学生真的要扪心自问:我真的努力了吗?

  我们曾经有过许多机会改变我们的命运,但是历史不能“假如”,回想每次的“擦身而过”,每次都不禁扼腕叹息。谈到中国的教育改革,温家宝总理说,我向大家保证,我能做到四条,第一有使命感,第二有热情,第三有意志,第四有信心。诚哉斯言!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