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以发展的眼光看保护傣家竹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9:58 云南日报

  按笔者的观点,傣家竹楼简直就是活的史诗。

  近年来,它的岌岌可危已经不是专家学者的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年初,笔者曾陪几位北京来的朋友到景洪,人家初来乍到,一路上想象着弥漫着《月光下的凤尾竹》曼妙旋律的傣家竹楼的倩影,好生惬意。

  到了景洪是夜里,一进城朋友们就显出了相当的怅然:“怎么这么现代啊!”笔者知道,这不是在夸我们。

  所谓“傣家竹楼异化”问题,其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统的栖居方式与现代化建筑的诱惑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问题。

  傣家竹楼这种干栏式民居无论是从文化遗存还是旅游角度看,其人文的、历史的、经济的,甚至考古的价值都不言而喻,但是,在麦克卢汉“地球村”定义冲击下,面对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诱惑,它到底还有多大的抗衡力量,值得我们认真省思。

  客观地说,传统傣家竹楼的居住条件的确不是很理想,加上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都是导致傣族同胞“见异思迁”的原因。对此,当地农民岩永光富裕之后“想住得舒服一点”(《春城晚报》11月23日报道)可以视为一个正当的理由。

  在现代化浪潮并未拍击到西双版纳之前,人们因为没有可比较的参照物,加上贫困,可以在竹楼里生活数千年而无动于衷,但是,当现代化以摩天大楼、高速公路、互联网、可口可乐、超短裙等符号莅临之后,傣家竹楼的主人不可能漠然于外面那精彩的世界了。

  然而,由于傣家竹楼的历史文化旅游等价值所在,确实需要有关方面有意识地呵护它,在不能强制规范傣族同胞必须居住傣家竹楼的情况下,可能要琢磨怎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傣家竹楼的保护问题,就是说,怎样才能在提高傣族同胞生活质量的同时又保护好这些承载了许多历史文化信息的“原始”建筑物。

  单纯的竹楼保护可能比较容易,但如果傣族同胞都选择建洋楼了,傣家寨子有竹楼而无人居住,那就意义不大了。笔者同意舒乙先生保护传统民居应该坚持“原住民不动”的观点,原住民是傣家竹楼的灵魂。

  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切忌粗线条式简单的禁令,还需要理性的分析思考和触之可感、见之可亲的循循善诱,更需要现代科技对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傣家竹楼的问题上,尤其需要很高的智慧。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