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重庆郊区发现神秘岩洞考古学家探究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09:15 沈阳网

  人工开凿痕迹推测为崖墓,但具体细节否定了这一说法

  村民所说的“古时候的棺木”也就是古人的“崖墓”。

  据史书记载,崖墓是东汉时期一种独特的墓葬风俗。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时期,跨越了1500多年的历史脉络。崖墓大多模仿汉代居住建筑建造,是

直接利用山崖向山腹内开凿墓穴。墓室在墓穴门内,前堂、门阙等在墓穴门外。两部分置于同一平面上。墓室内的排水沟、壁龛、灶台等均系利用原生岩琢凿而成,与墓室融为一体。崖墓中,一般是女墓多于男墓,墓形性别非常明显。女墓的墓顶通常是穹隆顶,门外壁刻有鸟、孔雀、女式发椎头像。男墓的墓顶为有装饰线的两面坡屋顶,内壁刻有马、鱼等条纹。

  一千多年前的先民在死后为什么葬于岩壁洞穴,是一直让世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对四川崖墓的研究,始于1877年。英国学者巴伯到岷江中下游一带作考古调查,在其所著《中国西部旅行研究》中比较详细介绍了四川崖墓的情况。以后100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深入研究了崖墓艺术所包含的画像石棺、墓室壁画、墓室装饰艺术的形式和社会内容等等。

  “崖墓的洞口为方便封门,一般很规整,而该洞口极不规整,”重庆市考古所执行领队刘春鸿告诉记者,崖墓之所以能长久保存,一般都是开凿在人难于攀援的绝壁,而这个洞虽然地处位置也比较险要,但是要进入这个洞并不难。并且目前已知的崖墓一般都有门楣,而这个洞的洞口无门楣。并且,崖墓都是从岩壁上从外向内开凿出来的。

  然而,考古工作者在实地勘测时,发现在山上有一个不规则的侧洞口,这就说明它是从这个侧洞口开始由里面开始打凿,最后打到洞口的。虽然这个洞人工开凿的痕迹非常明显,但从崖墓的特点初步分析,却排除了此洞是汉代崖墓的说法。并且,这个洞深近200米,从这么大的面积来看,更不可能是崖墓。

  当地村民称洞穴为防空洞,专家初步鉴定为人防建设

  如果不是崖墓,那么这个洞究竟是做什么的呢?这么大的一个洞,洞口由于一些植物的遮挡非常隐蔽,依据这些特点来看,会不会是当地村民所说的为了避祸而特意开凿的防空洞?

  当地的老人说,在日军空袭重庆时,为了躲避炸弹的袭击,附近的村民曾顺着山路爬上这个山洞。“当年日军连续6年,几乎天天都到重庆来丢炸弹,幸好整个重庆山头都是花岗岩,山上也有很多防空洞,才躲过了灾难。”老人说,所以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有时候会称这个洞为防空洞。

  解放前,由于虎头岩附近山上只有一条偏僻的小路可以走人,连当地的村民都很少知晓这条路的存在。

  由于所处位置得天独厚,虎头岩自然就成了特务们监视下面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要地。当年常常有特务在那里游弋,监控着下面的动静。

  但是,刘春鸿认为,这个山洞并不是作为防空洞而修建,因为民国时期,我国的人防工程已经有很大的发展,防空洞修建的位置一般都选择在居民能够快速进入的位置,而不会选择数十米的绝壁中央,该洞穴藏于石壁中,显然不能凸现这一功能。刘春鸿说:“这个洞穴不是作为防空洞来开凿的,只可能被当做防空洞利用过。”但另有专家表示,即使不能肯定是作为防空洞开凿的洞穴,也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人防建设,是为了避祸而建的。

  专家推测神秘洞穴是当地村民为躲避起义而开凿

  既然不是防空洞,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地村民为了躲避当时的起义而特意开凿的洞穴。刘春鸿说,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明清以前,化龙桥地区几乎无人居住,一直到清代时才渐渐有人在此安家并逐渐形成群落。清代时期,重庆恰好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建寨凿洞运动。一次是在嘉庆年间,为防白莲教侵扰,朝廷鼓励百姓建寨凿洞躲匪防乱。另一次是在咸丰时期,为防范太平天国石达开所率人马,民间在朝廷鼓动下,再次兴起建寨凿洞之风。清嘉庆初年,川楚陕边境地区发生以白莲教教徒为主体的反抗清王朝统治的起义,后来波及川、楚、陕、豫、甘诸省,历时九年,是清代前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当地村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白莲教所到之地都会大肆屠杀附近的村民,通常都是杀得片甲不留”,因此为了躲避白莲教的迫害,当地村民开凿了避祸用的山洞。“开凿的山洞都是选择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刘春鸿说,现在所能找到的清代城堡,几乎都建在沿江险要之地。化龙桥一带所处地形十分险要,所以会成清代百姓躲避起义的首选之地。

  -/本报记者 孙燕燕来源:北京科技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