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中学校长李有才———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加强校本管理(多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8:1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
学校简介:安徽省滁州中学于1921年由老同盟会员汪树德先生(现海协会长汪道涵先生父亲)创办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学校现在位于滁城西部,南望琅琊“蔚然深秀”,西临西涧“春潮带雨”,东接津浦线“一线连天下”。学校总面积100201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含教师住房)18561平方米,绿化面积14547平方米。现有教职中学高级教师72人,中学一级教师80人,在校学生数3800人。学校设立党委,有党支部8个,党员120人。有教学楼2座,教学综合楼1座,办公楼1座,学生公寓2座,校内设有卫星地面接收站、外语调频台、电视 “对一所普通中学,应该怎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其本质在于学校能否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得当,效率提高,管理的效益就会显著。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主体意识与精神的弘扬。其本质是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特点及工作的特殊性,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滁州中学现任校长李有才如是说。 校本管理首要是以教师为本 李校长认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鼓励竞争,依靠教师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管理包括对教育中的人、才、物的管理的协调,其最终目的在于使教育对象——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目的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根据教育管理这些特点,学校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学校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的潜能的最大量激活,因此,学校必须依靠优秀教师办学,在师资建设上,务必要大力培养在岗教师,在校内实施“竞聘上岗,考核定级,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奖励人才”的举措。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教学是实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系列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教师则是最终决定新课程实施和实现新课程价值的关键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广大教师对提高教育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了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程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师资状况还不能随着课程改革的大面积开展迅速改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无法使其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因此,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滁州中学这两年实施的是“三制三定”管理机制,使岗位职责、权利与利益明晰。“三制”即年级组负责制、教师岗位责任制和全员聘用制(三级聘任),“三定”即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通过实施“三制三定”,达到两个实现一个形成,实现学校内部人员比例结构优化,使教师、干部和其他各类人员的配置达到相对合理的比例。实现“三到位”,即:将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递到位,监督与评价激励到位。形成“职位不虚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局面。通过评价,按能力和绩效进行分配与奖励。这样,有效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 新课改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李有才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一切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学生是主体。不针对学生实际,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提高教育质量。主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实现。他认为,学生只有主动、自发、全身心地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无论教育向何种方向发展,教育作为过程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推进和深化的。 李校长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他认为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体制仍是班级授课制,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师生互动的时间、过程有80%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度过的,这是当今条件下的教学现实环境。面对这一现实环境,实施新课程改革应当将课堂教学视为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滁州中学作为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必须按上级领导部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抓好新课程改革,首先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除了自己要提高教学质量外,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效益质量观。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视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是最基本的师生关系及师生关系的协调配合和相互促进,以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共振,达到教学相长的过程。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师要有爱心,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习困难生能感受老师的爱。教育过程并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创造的过程。学生因各自的个性差异所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质、发挥其个性特长。 重视细节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 李有才校长分析,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放弃细节的管理就等于放弃管理的全部,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终结果的完美无缺。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使李校长感悟到“学校管理无小事”,必须使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了“学校管理无小事”的理念,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的管理意识,才能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才能树立我校教育的良好形象。 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制: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滁州中学对行政教辅人员实行周一第一节课例会,每学年签定岗位责任合同书,班级按月实现量化考核等,以达到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使大家“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是广大师生誓夺第一的精神风貌;相信师生潜力无穷的坚定信念;一丝不苟的圆圈管理;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能力。使大家在观念上、行动上、措施上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真正通过细化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据了解,2006年暑假,滁州市教育局组织滁州中学的校领导班子到山东考察曲阜、泰安、临沂等中学,李校长指出他最大的体会是:所考察的学校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经验,有的只是广大师生“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敢立壮志,誓夺第一的精神风貌”;有的是“我能行,我成功、我最棒、我潜力无穷的坚定信念”;他们的经验可以集中概括为四句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心志决定命运,现在决定将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衡量教育好坏的一个根本标准是教育质量。李校长指出,高质量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提,是学校自身发展的保证,更是一所学校获得社会承认的关键。 当好校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 “一所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当一个中学校长,不仅是全校学生的导师,而是各位家长的导师。李有才校长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普通型校长。这类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一切听从上级的命令,一切按原有模式运行,只求搞好学校常规管理和常规教学,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校长占大多数。二是优秀校长。优秀校长是在常规教学和管理的基础上,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善于总结、提炼出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并将之成功地付诸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他们不拘于现状,思想敏锐,勇于开拓创新。三是专家型校长,而且对教育科研和教研,教育和教学规律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在长期的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立的教育思想和体系。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等若干因素校长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业务主管部门,如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提高上,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多元的培训和管理实践,就能使中小学校长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发展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基本业务理论知识,树立基本办学意识、形成和提高学校领导管理能力,锻造出一批优秀的校长。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李校长指出,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将面临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要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需要教育科研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需要教育科研来兴教、兴师、兴校,这是新世纪学校发展的必然。为此,滁州中学今后将做到以下几点:学校领导必须对教育科研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增加投入,健全机构,规范管理,加强学习,全员参与。关于课题的选择要宜小不宜大,宜重不宜轻,宜准不宜偏,课题的立意宜深不宜浅,角度宜宽不宜窄,中心宜集不宜散,领域宜热不宜生,见地宜新不宜旧。关于科研的导向应该把行动研究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取得应有实效的基本方法。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文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 ·阿玉 晓璐 采访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