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看: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7:41 南方网 | |
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已经结束。面对即将进行的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我们认为其申论试题将有许多新的特点,下面择其要点,作以分析和预测。 一、基本题型和解题思路 (一)概括给定资料的内容要点 1、步骤:(1)段意;(2)层意;(3)要点。 2、内容要点的内涵:(1)问题及表现;(2)原因;(3)对策。 (二)提出对策 1、原因:(1)某单位(企业)领导对某问题认识不正确;(2)监管不到位;(3)群众的漠然和无知;(4)法律法规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 2、对策:(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某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2)加强监管,完善监督检查制度;(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某种意识;(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5)改革旧的机制,建立新的机制;(6)解决资金、场所、技术等具体问题。 (三)议论文写作(标准议论文写作提纲) 1、题目 2、论点:(1)事件;(2)主题;(3)意义。 3、论据 (1)为什么(3段、3个理由;道理+事实) (2)怎么样(1段,每个做法只写标题,不展开) 4、结论:(1)收拢全文、深化主题;(2)提出希望。 二、新题型、新特点及应对策略 (一)注重考查对“国策”的理解和运用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申论考试与国家同步,不但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同时考查考生对国策的理解和运用。如2006年“应届招生”申论考试,通过“招商引资”,考查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的观点;2006年“社会招生”,通过“保护文化遗产”,考查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资源、环境(人文资源、人文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测,2007年北京市申论考试将沿袭这一思路。 (二)命题内容体现北京的城市特色 近几年的北京市申论考试,往往与北京或大城市生活中的背景和实际问题相关联。如2004年考的是“节约办奥运”;2005年考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大城市病);2006年“社招”考的是“文化遗产保护”,都表明了这一特点。2007年的北京市考试,仍然可能继承这一传统。 (三)单独出题考查某个具体问题(案例、事件)发生的原因 以往考试,大多不单独出题考查原因,如考查也是在第二题中要求找出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2006年北京“社招”申论考试,要求指出材料中划线部分所涉及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考查应该说,对“原因”的考查更加重视和更加具体化了。 (四)要求就某一案例提出解决方案(措施) 以往的申论考试,一般是要求就给定材料中提出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措施;而2006年北京“面向应届生招生”,则要求就资料中的一个案例(农民、商家、县干部之间的冲突事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就把对策的提出具体化了,侧重考查一般措施与具体事件相结合的能力。 (五)考查辨证思维能力 2006年北京市“社招”申论考试,明显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有二道题:一道要求找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对矛盾;另一道则要求就其中的一对矛盾写文章。可见,对考生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这一命题思路在今后的考题中将不时加以表现。 (六)“对策有效性分析”的新题型 2006年北京市面向“北京外地生源”考试中,有一道题就属于此种题型。在国家2005年、2006年试题中均有此类题型。应引起考生一定程度重视。 三、2007年北京市申论命题方向预测 (一)科学发展观; (二)和谐社会; (三)荣辱观; (四)社会公平; (五)看病难、看病贵; (六)资源、环境; (七)社会保障; (八)食品安全、药品安全; (九)房价; (十)虚假广告; (十一)互联网(“博客”); (十二)农民工。 (编辑:夏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