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校通过互换学生模式推进区域高教资源共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13:50 四川在线
来源:中国教育报

  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高教资源,苏浙沪6所高校通过互换学生模式,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交换生计划”推进区域高教资源共享

  11月17日,浙江大学建筑学系大三学生王立锋看到网上的一则“2007年长三角名校

联盟交换生计划”后,马上去学校教务处报了名,他希望自己能作为交换生到东南大学的建筑系学习一个学期。目前,浙江大学已有10多名学生向学校提出了交换申请。

  长三角地区目前有近150所高校,其中列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就有22所,蕴含着国内一流的教育资源。为了加强和拓展长三角地区高校间人才培养的合作,2005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6所高校商定实施“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途径。这一项目被浙江省教育厅立项为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交流项目集中于强势学科

  根据长三角6所高校共同制定的《交换生计划备忘录》,交换生均为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后返回各自学校继续学习。接收方不另收学费,负责为交换生提供修读课程的成绩单及学分,交换生回原学校按所在学校和学院的规定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并继续完成学业。

  据悉,该计划的交流项目主要集中于各校的强势专业:如浙江大学推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心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东南大学推出了建筑学、信息工程、电子科学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推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王立锋说:“东南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而且历史悠久,我想到那边去交流,体会一下不同的教学模式,与那边的教师、学生交流,对自己的发展肯定很有帮助。”他说,同专业的一位学长曾通过该计划交换去了东南大学建筑系,并参与了一个项目,还在全国比赛中获了奖。

  2006年上半年新学期开学后,“交换生计划”正式启动,6所长三角高校的21位本科生通过跨校学习一学期获得了互认学分。其中,浙江省有14名在校生作为“长三角名校联盟”的“交换生”,获准在苏浙沪三地6校跨校学习,浙大除派出5名学生分别去复旦、上海交大和东南大学听课外,还接收了来自复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交换生。

  学生在“第二母校”各取所需

  虽然每位学生都来自名校,“交换生计划”并不属于“高攀式”的“优惠”,但还是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强烈兴趣,每位学生从学科优势、大学特色和城市特点掂量着交流的价值,坚信此举将成为自己大学生活的有益补充。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于超,报名赴上海交通大学交流,他认为上海有比浙江更丰富的实习机会,能作为自己在浙大学习的良好补充。3个月时间,他就得到了在欧莱雅中国总部实习的机会,与该公司的总裁、副总裁一起工作。

  到复旦大学交流的浙大学生陆菡说,上海的高校比较密集,学生去其他学校听讲座等也非常方便。从东南大学来浙江大学交流的马成千则说:“我在浙江大学强烈感受到了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同专业的学生能经常在一起交流,获得不同的启示。比如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同一个教室里的同学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大家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很有趣也很精彩。浙大的选课制度、四学期制都很有特色,选课的弹性和自由度也很大,还可以选择教师,这些都充分考虑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浙江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陆国栋说,长三角名校的联盟,既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长三角繁荣发达的成果,将会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他认为,与其他短期交流项目相比,交换生能有更长的时间去深层次地了解对方学校的生活,融入对方学校的精神中,让交流学校成为学生的“第二母校”。

  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徐维祥说,这项探索可以更有效地促进长三角高校整体文化圈的建立,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为全国几个主要经济圈内各高校的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发展提供试点经验和示范模式。

  交流规模和领域有待扩大

  “虽然报了名,但能不能选上还不一定。”因为去东南大学建筑系交流的名额只有一个,学校要经过选拔才能确定人选,王立锋目前心中还有点忐忑,这成为制约学生报名积极性的一大因素。目前,由于“交换生计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高校对“交换生计划”还非常谨慎,交换的学生数目也不多,而且锁定的交换生均为大三学生。他们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下学期主要会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浙大学生表示,希望“长三角交流计划”有更多的专业、更多的人数向广大学生开放,尤其是涉足人文学科的领域。

  “各个高校本身还有一些出国交流项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浙江大学的本科生,每年起码有三四百人出国学习一个月甚至一年。因此长三角高校交换生项目,还需要立足本土,探索更多吸引学生的模式。”陆国栋分析说。

  针对上述问题,浙江大学今年已率先面向长三角6高校开设了以“创新、创业素质提高”为主题的暑期班。经选拔出来的长三角6所高校的34位本科生在浙大聆听名师讲座、参观著名企业、与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交流、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等,度过了为期10天的“游学”时光,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据了解,长三角名校联盟今后还将尝试教师跨校授课、推出跨校导师制等高校资源共享举措,以满足更多大学生的需求。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周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