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为什么没有统一的外语要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9:13 南方网 | |
谢小庆
2007年度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落下帷幕。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例如,没有指定教材,考生无法通过背书进行准备;主要考查逻辑推理方面的思维品质,而不是考查对特定知识的记忆;包含大量选择题,对记忆力要求很低:“死读书”的人在考试中没有优势,等等。这些,已经有许多人注意到了。其实,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个人们没有注意到的特点:没有统一的最低外语 今天,不论是读大学、读硕士、读博士,不论是学音乐、学美术、学古代汉语,还是晋升职称,都有最低外语要求。甚至一些中国城市的户口迁入,并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有母语最低水平的要求,而是有外语最低水平的要求。然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却没有统一的外语要求。根据职位的不同,一部分公务员职位有外语的要求。例如,海关、海事局、商务部等部门的许多职位,有外语要求。 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为什么没有统一的外语最低水平的要求呢?主要是由于公务员考试“考以致用”的基本理念。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考试故乡。考试取人的历史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比较规范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其后延续了1300余年。科举考试是一种形式上非常完备的考试,许多保证考试公平性的措施今天都很难做到。例如,科举的“单间”施测,进场搜身,誊录(为了避免辨认笔迹将所有答卷全部重新抄录),等等。17世纪传教士将中国的科举介绍到西方,得到西方进步思想家的高度赞扬。今天在世界许多国家实行的公务员录用考试,都是源于学习中国的科举。 但是,形式几近完美的科举考试却没有给我们民族带来国富民强,最终被废除。怎样避免重蹈科举的覆辙?这些是人事部、中组部有关人员在组织公务员录用考试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大家共同认识到,导致科举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到“考以致用”,考试内容脱离实际,引导人死读书,读死书。科举不是以“德才”取人,而是以“背书”取人。 因此,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组织过程中,“考以致用”就成为最基本的原则,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就成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样,就不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而考试。这样,对于那些外语水平影响到办事效率的职位,就根据岗位需要提出了外语水平方面不同的要求。对于那些办事效率受外语水平影响不大的岗位,就没有提出外语水平方面的要求。 脱离实际的外语要求可能将一些优秀的人才挡在门外。人事部、中组部的这种“考以致用”的做法,是值得许多招生、招聘、职称评审部门借鉴的。(谢小庆 作者是国家人事部聘请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专家) (编辑:夏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