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一位没有亲生儿女的“杰出母亲”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0:03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12月18日电题:母爱如炬——一位没有亲生儿女的“杰出母亲”的故事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茆琛、王义

  不久前,重庆市民评选出“重庆市十大杰出母亲”,无儿无女的铜梁县妇联退休干部赵积素当选其中。不明内情的人认为是一大“新闻”,铜梁人却说,这是对她29年如一日

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最好报答。

  今年59岁的赵积素,从恢复高考第一年至今,节衣缩食资助了68名贫困学生上学,其中64名学生考上大学,另有4名高中生将在2007年参加高考。孩子们亲切地称她“赵妈妈”。

  贫困学生的人生因她而生动

  如今已是重庆一所市属重点中学骨干教师的陈彰兰不会忘记29年前的那个深夜,赵妈妈来到她家里,拉着母亲的手说:“我就是穷得舔灰,也要把你的孩子送去读书!”第二天,赵妈妈把她送回学校,为她买好饭票、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留下零花钱……直到口袋里的钱掏空才离开。她读高中、大学的学费,在学校的购粮指标,甚至信封和邮票……能想到的,赵妈妈都给她准备好送到手里。这一送就是8年,这个山村因贫辍学女孩的人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赵妈妈一句承诺,改变了我的一生。”陈彰兰说。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赵积素开始了她漫长的助学之旅,“节骨眼上帮娃娃们一把,他们就能成才”。

  有老教师统计,光铜梁中学受赵妈妈资助的学生就有三四十人,今年读高三的学生中,还有4个是她赵积素的“娃”。

  县妇联主任苏敏算了另外一笔账:赵妈妈37年工龄,到今年11月底,工资总收入(含退休工资)不到14万元。除自己的生活外,她还要赡养95岁高龄的老母亲!

  “这岂是‘省吃俭用’几个字能够概括的。”苏敏说。1992年夏天,正当高三学生胡斌冲刺大学的关键时刻,父亲突然重病住院,胡斌连高考报名费都不知如何筹措。赵积素就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凑、借、要。奔波半个多月,2000元钱终于凑齐。在资助他学费不久,赵妈妈就因家中变故急需用钱,背负债务7000多元。

  “只为减轻我心头的苦”

  “老赵资助贫困学生上瘾啊!”与赵积素共事15年的周生蓉老人说:“1981年她每月工资45元,一个月就拿出二三十元资助四五个娃儿。名声传出去后,暑天、冷天,雨天、晴天,总有家长或村干部带着贫困学生在办公楼前等她,他们握着老赵的手,就像抓住了希望。老赵不等孩子、家长开口,就把学费,作业本、钢笔甚至住宿学生用的毛巾、脸盆送到他们手里。有的孩子付不起住宿费,老赵就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两间卧室全让给孩子,自己夏季睡地板,冬季睡沙发。”

  周生蓉记忆中的老赵,一天做一次饭吃三顿,一年到头只穿一双鞋,衣服换来换去就那么两三件,为省几个钱贴补学生,甚至用盐水下饭。

  问起赵妈妈为啥几十年如一日那么辛苦自己,仍始终不渝地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得到的回答竟是一句平淡的话:“只为减轻我心头的苦。”

  1962年,因为父母、兄长倾家荡产拿不出12元学费,赵积素收拾起中学课本,离开学校回家务农。尽管因工作努力很快被招录进乡政府,后又进入县妇联当了干部,但当会计算不了账、写材料频频出错,指导农技连专业名词都不懂……文化水平低的苦涩与她如影随形,让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赵积素还有另一重苦涩:自己不能生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丈夫多年前离她而去。

  她的家乡铜梁县安居镇七佛村,地处深丘地带,农民大多贫穷。“我自己没娃,许多乡亲的娃又因为穷上不起学,这不是又要走我的老路吗?想起这些我睡不着觉呀。”

  “到处都有我的娃”

  不能生育、感情危机、重病缠身……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赵积素29年来从未停止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从一个到68个,每一个她都倾尽了心力。2004年,赵积素患上严重的肾病,全身肿得透亮。而她还继续照顾着住在自己家中的3名贫困学生。每天,她拖着浮肿的双腿,清晨煮粥、上午洗衣、中午治疗、下午买菜、晚上做饭,要从七楼上下4趟。同事们在整理她病历时发现,早在1991年,赵积素就患上了肾炎,却从没有治疗过。

  而这些,在赵妈妈眼中,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到处都有我的娃,我的生活非常幸福。”她说。

  仿佛为了证实她的幸福,赵妈妈拿出珍藏的300多封来信——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船舶工学院、重庆师范专科学院……信封上的邮戳从1987年到2006年。“我的娃都心疼我呢。”

  赵积素资助的贫困学生曾经或正在就读的高校有50多所。翻着来自不同学校的信封,赵妈妈点着右下角的落款:“他是军队干部、她是公务员、他是律师、他是工程师、她是教师、他和你一样是记者……”每翻看一个信封,赵妈妈都能讲出一段孩子的趣事。

  信中满溢着的火热和温馨,让人觉得分明是刀割不断的亲情:

  “赵妈妈,以后你不要太节俭,吃得太差亏了身体,我又在学校,谁照顾你?”

  “妈,学校又有同学向我表示好感,我忍不住想了很多,又怕耽误学习……”

  “赵老师,从她认识我第一天起,就跟我谈起您。现在寄去我的照片,因为她说,您的意见,对她非常重要。”

  ……

  母爱如烛,在点亮儿女的同时,也点亮了赵妈妈的心,汇成一片光明。

  让蜡烛燃烧成火炬

  在今天的铜梁县,赵妈妈点燃的微弱烛光已经燃烧成熊熊火炬。

  一些得到赵积素资助,已走上工作岗位的贫困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周围的贫困学生。西河中学教师周迎春在月工资323元时,就每月拿出100元资助父母双亡的孤儿李超胜完成初中、高中学业;陈彰兰老师不计报酬,从教十多年坚持为贫困学生补习功课。已经参加工作的贫困学生回乡探亲,临走也不忘认一两个贫困学生当亲戚,担负起他们的学费。

  “众人拾柴火焰高”,赵妈妈的家乡七佛村,恢复高考29年来,走出100多名大学生。

  铜梁中学校长吴万瑜介绍说,在赵妈妈精神的感召下,铜梁中学教职工捐款设立了资助贫困女学生的“飞凤教育基金”;仅今年该校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提供资助的金额已上百万元。

  铜梁县开展了干部资助贫困学生的集体行动。县委宣传部部长王敏介绍,到今年10月底,全县1082名正科级以上干部中,有974名参加了帮扶救助贫困学生的活动,受助贫困学生1055人。与此同时,一个县委牵头、教委负责、多部门联动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形成。县教委负责调查、摸底、制作受助学生详细档案,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帮扶实施工作的检查、协调和监督。县里各部门各单位定期召开救助贫困学生联席会议,通报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

  “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由过去的一次性资助,转为长期帮扶。”铜梁县教委副主任周祖有说,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金额也由过去的一次性资助300元到500元,转为每月资助贫困学生80元至300元不等的生活费。在这一资助体系的支撑下,铜梁县17000多名贫困学生将陆续在政府的帮助下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

  赵妈妈欣慰地笑了,在她那不足8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