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调查显示:92.9%的流动儿童喜欢大城市的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3:14 扬子晚报

  许多流动儿童长大了想当警察92.9%的流动儿童喜欢大城市的生活,94.7%的人希望获得大专以上学历

  多数生活在城市、随父母流动的打工者子女喜欢大城市的生活,但他们对自己在城市中的边缘地位表示不满,部分人存在自卑心理。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近日召开的博士后回站活动日研讨会上,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北京社会科学院流动人口教育与培

训中心主任韩嘉玲提交了这样一份最新调研报告。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0~14岁流动儿童达1410万,跨省流动儿童339万。仅在北京,0~14岁流动儿童人数就达到了28.3万。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呈上升趋势;家庭户比重增加,流动儿童规模急剧扩大;滞留时间长、具有移民倾向等成为流动人口的普遍特征。

  韩嘉玲与北京市妇儿工委合作组成的“流动儿童生活状况及权益保障现状”课题组,在长期生活在北京并办理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中,随机抽取了993名妇女和49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的生活面临五大难题——

  第一,流动儿童大多生活在城郊接合部,居住条件狭小。他们居住的房子多是本地居民专门为出租而建造的简易平房,房顶是石棉瓦的,屋里冬冷夏热,四周住满外地人,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极差。数据显示,多数流动儿童居住在平房里(77.1%),其次是地下室(9.3%)、单元楼房(7.6%)、棚或活动房屋(3.8%)和筒子楼(0.8%)等。

  第二,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研究人员实地调查发现,因居住空间狭小,多数流动儿童写作业时,用的是矮小的饭桌和窄小的椅子,或是把一块木板放在床上临时当成桌子用。家里做饭时,孩子只能搬到屋外写作业,有的甚至只能一直蹲着。调查数据显示,有专门写字桌的人占43.2%,用小饭桌写作业的人占35.3%,8.7%的人趴在小椅子上学习,5%的人只能在床上写作业。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学生就根本找不到可以写作业的地方,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

  第三,流动儿童家务负担重,大多数人在课余时间都要帮父母做家务。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外面挣钱。像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都是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还有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帮父母做工、打杂,晚睡早起。

  第四,因家长工作时间比较长,流动儿童课余生活单一。调查显示,与城市儿童放学后可参加兴趣小组或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网等活动相比,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很少有公共休息场地,他们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

  第五,流动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流动人口在城市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城里人歧视等巨大压力。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有不听话或者表现不好,很容易就会被家长“暴打”以发泄心中怨气。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坚持认为“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

  调研还显示,多数流动儿童生活在“城中村”,在经济条件、公共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有很大差距。他们多有被警察盘查的经历,有些人的父母还曾被遣送,这些都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一起上学的城里孩子拥有的“家长接送、买课外读物、辅导学习、请家教”等优越条件,部分流动儿童存在自卑心理。

  然而对未来的城市生活、教育和职业发展,流动儿童普遍期待较高。因为从小就在北京,92.9%的流动儿童喜欢大城市的生活,并希望继续留在北京,他们对城市生活适应和向往的比例明显高于父辈。94.7%的流动儿童希望自己获得大专以上学历,28%的人希望能读研究生。

  谈到未来,多数流动儿童希望今后从事相对稳定和有较高社会地位,且需要有一定学历与技术的职业。教师、科学家、警察、医生是他们未来职业的首选,其中想当警察的人比例相当高。 (记者 刘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