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执著探索遗传科学之谜——记200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亚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9:41 云南日报

  在昨日举行的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张亚平成了焦点人物。由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申报的项目《线粒体基因多样性与东亚人群历史的研究》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他本人则获得了200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的最高奖励——突出贡献奖,成为继蒋志农、吴征镒和戴永年之后第四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戴着大红花的张亚平显得很激动:“能拿到这个奖,很幸运,也很意外。这是老一

辈科学家对我的肯定,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年轻科学家的鼓励,它将激励我在有生之年取得更优异的成果。”

  从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开始算起,张亚平已经在生物学领域耕耘了20多年。有天赋也有拼劲的他一路走来,成果累累: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直到现在的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显示着这位年轻科学家不平凡的追求。

  三次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成就了张亚平的一生。1982年,报考大学时的张亚平“随大流”,选择了复旦大学生物系,迈出了他探索生物领域的第一步。1986年,大学毕业准备考研究生的张亚平在经济管理和生物学研究两个专业摇摆许久后,选择了后者,并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投身我国著名科学家施立明院士门下,进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在施院士的指导下,张亚平艰难求索,努力前行,很快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92年,张亚平以博士后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继续进行动物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协会对张亚平的工作能力和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995年,即将结束在美国工作的张亚平面临抉择:是留在研究条件好的国外继续工作,还是回到昆明?在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的鼓励下,回想着老师施立明临终前的嘱托,张亚平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室不仅很快走出了低谷,而且在全国评比中排名迅速提升。

  “人在一生中总要面临不同的选择,我很幸运,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张亚平感慨地说。

  “搞科学研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这是张亚平时常告诫自己和学生的一句话。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中,由他领导的团队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建立了亚洲最大、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群和动物DNA库,对亚洲人群、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和基因家族的多样性和进化,动物的分子系统学和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人线粒体群体基因组学和系统研究,揭示现代人群走出非洲的迁移路线只有一条,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两条;在国内较早且系统地开展了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在国际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食肉类分子系统树;系统地研究了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这一项项科研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关注。

  熟悉张亚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把团队力量看得高于个人智慧的人。他是中科院院士,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名学者,也是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在研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但他从不过多渲染个人成果,提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总是说:“这是集体的力量。”

  张亚平非常重视团队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在他的指导下,一批研究生分别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优秀奖或其它院级的冠名奖学金,而由他带领的团队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资助的15个创新研究群体。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在学生们看来,张亚平得奖是当之无愧的。但张亚平却保持他一贯的谦虚本色,他说:“科学研究不能讲个人英雄主义,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事业做好。”

  熊燕(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