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教育实验"4年覆盖24地区 其魅力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0:33 四川在线
来源:《光明日报》

  

新教育实验
2006年秋,参加“新教育贵州行”的支教队员给当地希望小学的学生讲故事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四年间已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有500多所学校加盟,5万名教师、80万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新教育实验”能否走得更远?

  日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镇政府简朴的礼堂内,乐余镇“新农村、新教育、新希望”工程正式启动,400万元奖励基金显示出镇领导对此项活动的不凡决心和高度期望。

  这一活动的“幕后导演”是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他所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四年间已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有500多所学校加盟,5万名教师、80万中小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有教育专家这样评价:“新教育实验”是真正能够让教师和学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希望工程”。那么,“新教育实验”的魅力何在?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这一实验能否走得更远?

  无限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

  “2002年10月29日沈达,男,1989年出生,父母离异。2002年9月考入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据沈达的小学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反映,他聪明却个性极强,爱搞恶作剧,顶撞老师,欺负小同学;但上课发言踊跃,兴趣广泛。”

  “2003年9月23日沈达的试卷被错批了2分,在课堂上他大叫批卷老师没水平,我让他下课后再谈,他竟说粗话,下课时又故意把杯子摔坏了。我的心隐隐作痛,胸口好像被堵住般难受。难道我的人文观念真的错了吗?我不甘心。”

  “2004年3月4日课堂40分钟,沈达听15分钟就懂了。我让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只要不影响别人,且他自己已经听懂了,他可以看其他书籍。我承受着一些压力,有人说我缺乏班级管理能力,还有人说我在纵容这个孩子,其实,我是在用师者的宽容给孩子以无声的教诲。”

  “2005年6月30日今天是中考最后一天,沈达把同学们不要的废纸都整理了,把教室地面拖得干干净净,直到把卖废纸的80元钱整齐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后才离开。我感觉很欣慰。”

  以上摘录的日记,出自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吴樱花之手。2002年至2005年间,她为“调皮大王”沈达写下了15万字的《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沈达读后一次次感动得流泪,“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我过去做的事,连我自己都会觉得讨厌。吴老师,您是我最值得信赖的人。”2005年6月26日,好消息从昆山市教育局传来,沈达以660分成为昆山市中考“状元”,“我的奋斗目标是考上清华大学。”沈达说。

  吴樱花说自己“是用一种客观研究的眼光在看待沈达”,所以她“始终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育工作”。而这种“客观记录”式的教育方法正是朱永新推动的“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

  作为加入“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所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校长周建华牢记着“新教育实验”的理念:“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实验要求老师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不仅是一个写日记写随笔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成长的助推器。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这些日记、随笔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写得精彩的同时,教师们开始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核心理念是“重视心灵的教育”

  “新教育实验”的“魔力”在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日益显现。当初它的萌发,源自一位学者多年思考的“结晶”。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可谓著作等身。2000年起,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相继出版,这是他的“新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长期浸淫于教育领域的思考与探索,使朱永新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中小学生太苦了,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朱永新告诉记者,“多年来,应试教育往往以牺牲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代价。作为‘人’而存在的技能,如沟通、表达、交往、合作等要素在教育中没有地位,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此,朱永新曾大声疾呼“育人之要在育心”、“用人文滋养心灵”,提出“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孩子的睡眠权”等具体措施,虽然也引起一些共鸣,却最终归于静寂。

  实践,从理论的寻根溯源开始。朱永新注意到,中国古代儒家的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传统,一直在探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一百年前的欧洲新教育运动,几十年前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早已宣称真正的教育应该培育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等将其“移植”到中国,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正是源于朱永新对中外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他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重视心灵的教育”、“教给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