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齐国故都临淄冲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1:43 大河网

  大河网讯

  

齐国故都临淄冲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队(图)

  四王冢 资料图

  临淄是齐国故城,地上和地下的遗迹是齐文化繁荣和辉煌的见证。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刚刚审定通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在全国申报的129个项目中,最终确定了35个项目入选,其中“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位列第17位,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单列项目。临淄,终于在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行列中,熠熠生辉。

  此前,山东省已有泰山和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两项世界遗产。

  迈步越过重重关

  据了解,本次《预备名单》的重设工作,仿照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世界遗产的程序:历经各地申报、国家文物局初审、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初步评估并组织专家赴现场考察、专家委员会会议讨论做出推荐决定、最后报国家文物局审议通过等一道道严格的审核程序。

  这次申遗,是临淄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文化遗址的整理和申报工作。2003年12月,临淄区下发《关于成立临淄区文物管理局的通知》,确定文物管理局作为正局级事业单位,同时挂“临淄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牌子。临淄区多次组织专家赴洛阳龙门石窟、河南殷墟等地学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经验,为“申遗”做准备。

  在12月20日临淄区为申遗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临淄区的相关领导感慨颇多,为了能进入预备名单,“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真可谓过关斩将,为了能让古老的齐文化走向世界,他们也经历了许许多多个不眠之夜。

  当然,临淄能够越过重重关、入围预备名单,也是临淄文化遗产自身实力的体现。今年,国家文物保护专家陈雍来临淄考察时就感叹,临淄地上地下文物之丰富、价值之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3100年前姜太公封齐建国,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悠久的历史为临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区内星罗棋布着1500多座千年古墓,300余处古文化遗址。田齐太公田和冢、二王冢和四王冢以及附近的几十座小墓冢,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先秦诸侯王陵古墓群,齐王陵墓群堪称战国王陵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申遗”,让文保上台阶

  “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这意味着临淄区所有的地下遗迹作为一个整体,保护方式由“点”到“面”全面铺开,让所有为此事挂心的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

  “入围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临淄区文物局副局长韩伟东告诉记者:齐国故都、齐王陵的保护势在必行,通过“申遗”这个契机唤醒全社会对文化遗迹保护的高度重视,才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经国家文物局推荐,临淄区确定有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负责编制《齐国故城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目前保护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按照《临淄区人民政府关于古墓绿化工作的实施方案》,2004年—2006年临淄区绿化古墓71座,绿化面积约630亩,种植花草树木20多个品种近30万株,投资340万元(不含征地款),征地31.89亩,政府一次性补偿费用140万元。这些工作对申遗主体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也为专家赞赏。来临淄考察的专家们,不止一次地跟临淄区文物局申报遗产科的王晓莲科长提起这事,王科长至今都觉得很是欣慰。

  “申遗”的伤心事

  根据目前有关世界遗产申报和审定的规则,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临淄要从预备名录里再前进一步,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而保证“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遗址的完整性,成为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