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以党建保证发展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4:10 光明网

  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高校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题,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下面是几点体会和做法。

  

以党建保证发展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北京大学:资源学院的博士生党员和北京外国语学校师生共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荣辱观的讲话。明确工作目标,把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建设和谐校园上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及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北京高校实际,市委教育工委提出了《关于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落到实处。我们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工作观念,二是明确工作重点,三是完善工作职能,四是规范工作流程,五是创新工作方法。

  完善工作机制,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现党对高校的领导提供有力保证。为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们着重加强五个工作机制的建设:一是工作指导机制。二是条件保障机制。三是激励创新机制。四是检查评估机制。多年来,我们充分依托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组织和凝聚北京高校党建研究力量,有针对性地破解高校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撑。研究会定期召开年会、开展课题研究和工作交流,学术氛围浓厚,方式方法活跃。

  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典型经验,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北京高校有较好的党建工作基础和优良的工作传统,蕴藏着丰富的党建工作资源。近几年,我们先后总结了清华大学等高校党委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狠抓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探索,清华大学党委、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先后受到中组部表彰。我们及时宣传推广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党支部与密云县通过开展“红色1+1活动”,在改进组织活动方式、创新服务载体、加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效探索。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实施了“十百千万”工程,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总结和宣传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孟二冬同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毛二可同志忠诚党的事业、为人师表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了高校广大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的看,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我市高校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内容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保证首都高校安全、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加强指导健全机制营造和谐校园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和谐校园已成为江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示范和导向。

  

以党建保证发展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清华大学:庄严的党旗下,学生新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宣誓入党。加强指导,提高和谐校园建设水平。建设和谐校园,关键是坚持宏观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把握方向、制订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能动性,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指导过程中,坚持化指导为服务,将指导落实在为高校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服务于领导班子建设,积极配合省委组织部门落实高校干部“公推公选”工作,指导高校党委换届,组织干部境外研修;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瞄准社会广泛关注的招生就业、扶贫帮困、助学贷款等热点难点,整合全省教育资源,为高校和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健全机制,强化院系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随着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党组织由学校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变为院系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

  在规范院系党组织设置的同时,选优配强院系领导班子,挑选出既精业务又懂党务的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担任院系负责人。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对新上岗的院系党政负责人进行重点培训,对院系干部多岗位锻炼,全面提高院系党组织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领导和谐院系建设的本领。通过印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建工作基本标准》,落实院系党政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体制,有力保障院系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以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管党风、促校风、带教风、育学风,创新思路,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

  主题创建活动是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抓手。通过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创建活动,拓展和谐校园建设内容。

  通过弘扬先进典型,为和谐校园建设树立身边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先后选树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等岗位上的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组织事迹报告团进校园,开辟网上先进典型宣传报道专栏,广泛宣传先进事迹。

  将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组成部分,以校园精神引领,校园物态配合,校园行为印证,校园制度保障“四位一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和谐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

  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局面,抓好大学生党建是重要一环。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21号文件精神,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保证校园中影响稳定的苗头能早知道、早报告、早处理,切实维护学校稳定。

  牵起学生党建“牛鼻子”

  中共上海大学委员会

  

以党建保证发展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秋季,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高级研修班开设素质拓展训练,切实感受到了团队和谐的强大力量。上海大学党委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方面,牢牢把握学生党建这个关键环节,探索出一系列新方法、新载体、新举措,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推动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上海大学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24000名,约800个行政班级。我们坚持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原则,2006年底实现学生支部数同比增长33%。面对6800多人的研究生规模和仍然快速递增的势头,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党委来主管研究生的党建和思政工作,由校分管副校长兼任研究生工作党委书记;根据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立了研究生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由学院分管副院长兼研究生党总支书记,研究生任党总支副书记或委员,在校研究生工作党委和所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上海大学积极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方式,提高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使得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范围日趋广泛。在支部生活中,我们丰富教育载体,改进教育手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增强教育的效果,让支部生活会成为党员们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产生火花、推进工作的有力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支部丰富了活动内容,提高了活动质量,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两个转型”: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型。同时,我们大力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支部成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堡垒。

  “人才是一切的关键”。上海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学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专职委员和学生辅导员队伍,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

  在上海大学,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教师和党员研究生担任了学生党支部书记;此外,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出发,学校还选拔和培养了一批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并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

  从2004年开始,上海大学实施了以学生辅导员“岗位职级制”为核心的聘任制改革,设置了由低到高1-5级辅导员岗位。现在,该校的新聘辅导员都是硕士学位以上的中共党员,辅导员队伍结构较聘任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形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为加强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该校研究生工作党委在各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选聘了一批研究生专(兼)职委员。他们逐渐成为了研究生党总支书记的参谋和助手,学院广大研究生的知心朋友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多面手,校院系之间加强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督办员,研究生教育中落实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联络员,为加强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活力。

  党建为和谐校园添活力

  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

  对于六校合并、大力推进实质融合的吉林大学来说,建设和谐校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及时提出了构建和谐吉大工作目标,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师生员工自觉投身到和谐吉大建设中,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实现全校和谐首先要做到党内和谐,以优良的党风引领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此,就必须不断提高校党委的领导能力、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能力和党支部的战斗力。其中基层党委承上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基层党委建设方面,吉林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一、明晰基层党委的定位和职责,规范和理顺基层单位内部决策机制。二、建立起以考核能力为重点的选拔机制,把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党委书记岗位。三、完善了对新任基层党委书记及党委班子主要成员的培训机制。四、建立了以拓展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机制,倡导调查研究,成立党建工作研究会,还拨出专款支持党建研究。

  吉林大学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注重依法治校,建立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他们先后实施了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依法治校规划纲要》,并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通过了《吉林大学章程》。章程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文明,进一步明晰了学校的各种权责关系,突出了依法治校、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理念与特色,突出了师生员工的权利义务,突出了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更进一步明晰了师生员工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2006年,吉林大学被列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

  为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威信,促进学校和谐局面的形成,吉林大学启动了“凝聚力工程”和“送温暖工程”。“凝聚力工程”的实施,使吉大校园逐渐营造出人人想干事业、个个争做贡献、处处团结协作、事事心情愉快的和谐环境,越来越多的师生员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上来,不断提高自身在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中的贡献率。在“送温暖工程”中,学校积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激发他们的爱校热情和强校激情。如通过提供博士周转房、集资建房等措施来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坚持“一对一”帮助特困教职工、建立职工互助保险和女职工互助基金,关心特困学生的生活、通过多种方式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落实“阳光工程”、让离退休老同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等等。因此,这两项党建工程,也被称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

  构建平安和谐的民办大学校园

  中共青岛滨海学院委员会

  青岛滨海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92年。近年来,学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努力培养合格人才,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民办大学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学院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摆在全院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负责研究学院德育工作,主持制订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了以院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院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完善德育工作管理系统和服务体系。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全院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学院由党委牵头建立了德育工作全方位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引进“人人参与德育”的理念,借助现代化网络管理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全院每名学生都建立了诚信档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都要体现在档案记录之中。全院教职员工人人都关注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有管理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把育人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各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环节,学院还改革了思想品德课考核方法。此外,学院健全了领导联系学生服务体系,把做好德育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院45座教学楼、办公楼和公寓,都用带“德”字的词语命名,如“崇德楼”、“贤德斋”、“弘德公寓”等,不仅在学生的心目中突出了德育的重要位置,而且在学生的行为上树立了人生航标。

  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使读书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学院制定了《关于读书活动的考核办法》,将读书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系统中,并把测试结果计算成学分加入毕业总成绩中。学院规定,学生毕业前没有完成读书任务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按时毕业。14年来,学院每晚都组织全体学生集体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举办了科技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体育节等多种科技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为边疆提供人才支撑

  中共石河子大学委员会

  

以党建保证发展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实践团到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站慰问驻军指战员。石河子大学地处新疆,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做西部繁荣进步的推动者、新疆稳定和谐发展的维护者、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实践者,为边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培育塑造学校精神。我校是兵团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诞生依存于兵团,兵团精神也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全过程,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自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我校以来,我们进一步学习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精神和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传统,形成了我校师生爱国、进取、自强、奉献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群体精神特征,这是学校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多维度育人。体现在办学定位上,学校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办学思想,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应用”的新型综合大学办学模式;坚持全过程育人,学校将兵团精神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大学期间不断线,影响熏陶一辈子;坚持全方位育人,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第一、第二课堂;坚持多层面育人,学校以兵团精神铸师魂、促党建、抓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通过以兵团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提升了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截至2006年6月底,我校在校生中90%以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生党员占在校生15.9%。

  育人取得丰硕成果,为新疆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屯垦戍边事业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兵团专业技术人员中,70%以上医技人员、中小学教师,机械领域86%、水利建筑领域50%的从业人员接受过我校培养。

  探索形成内地生源毕业生较高比例自愿留疆的新模式。内地生源占我校招生总数的50%。通过兵团精神教育和西部事业感召,自2002年以来,53%以上的内地生源毕业生留在兵团和自治区就业,2005年高达69.8%,对西部开发形成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引起中组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关注。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就业率始终保持新疆高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全国就业先进单位称号。

  建设和谐基层学院

  中共兰州大学委员会

  作为高校,和谐基层学院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建设和谐学院的关键在于基层党建。兰州大学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基层学院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为建设和谐学院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提高领导建设和谐学院的能力。学院领导班子是和谐学院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学校通过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优化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推行学院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制度,加强对学院干部的培训,加强学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选好配强学院领导班子,解决一些学院存在的结构不当、能力不强、组织软弱等问题,增强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领导学院师生员工建设和谐学院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建设和谐学院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学院各项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利于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既是建设和谐学院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和谐学院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公开院务,推行学院学术委员会制度、学院领导联系学术带头人制度等途径,以党内民主带动了学院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了学院和谐,师生员工紧密团结在学院党组织周围,奋斗方向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统一、智慧力量更加凝聚,逐步形成了教师干事创业、学生成长成才的团结、和谐的环境氛围。

  加强学院党支部建设,强化建设和谐学院的组织基础。学院党支部是建设和谐学院的战斗堡垒。为适应办学规模扩大的形势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从及时调整学院党支部设置,健全学院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规范学院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创新学院党支部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从而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高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建设和谐学院的组织基础。

  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建设和谐学院的骨干作用。入党积极分子是建设和谐学院的重要生力军。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积极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把广大师生员工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发展青年教师入党方面,实行学院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制;在发展学生党员方面,构建以学生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格局,选拔优秀党员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实行了副班主任制度,开展校院两级党校培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加大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力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