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没多媒体却用新教材 边远学生听课只能靠想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10:13 四川在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多媒体教材把我们这些教语文教数学的老师,都生生逼成了美术老师。”在贵州省毕节市毕节四小教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刘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说。

  “新教材非常好,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教材是多媒体的了,我们的教学设备还是老样子——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刘老师告诉记者。

  刘老师所在的毕节四小是毕节市最好的小学之一。即便在这所学校,也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且只是在公开教学时才使用。

  “每天的第一节课,我们都会提前20分钟进课堂,把这堂课涉及到的图画在黑板上。”教一年级的周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多媒体演示,又没有挂图,老师们只好自己在黑板上画。周老师已经年届不惑,教数学,今年送走六年级毕业生接手使用新教材的一年级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不得不重新学起了简笔画。

  “如果我们不画出来,以此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的话,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这种丰富多彩的教材他们会东翻西翻,反而容易分散他们的精力。”周老师解释为什么做“把课本上的画搬上黑板”这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如果不是第一堂课的话,那就只能一边上课一边画,时间就不够用了。”记者注意到,采访当天,下午的最后一堂课,老师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下课后约十分钟才回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都在拖堂布置家庭作业。

  “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一些挂图,但是到二年级又没有了。”一位刚从农村学校调来的老师告诉记者,这里的条件还算好的,有的课程还有挂图。在她原来任教的学校则完全没有。

  “我们有时候只能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想像。”教二年级语文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试验教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住在大山里的孩子们对于诸如“江南水乡”一类的词语很难理解。“如果能有多媒体设施,演示几张图片,放一段视频,效果会好很多”。

  “原来让孩子们统一买一些学具,也可以弥补一些没有多媒体的不足。实行一费制后,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学具也不能买了。想让孩子们多动手、多实践比较难。”张老师告诉记者。

  “太吃力了。”采访中,老师们纷纷如此形容他们使用新教材教学的感受。老师们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也在不断努力——自己制作一些教具、往黑板上画图等等,以贴近和配合新教材,但这种努力之艰难,在他们看来,有如“用小米加步枪去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

  许多老师说,以目前的硬件设施,实施新教材教学,他们甚至觉得教学效果还不如使用传统教材。

  贵州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邹联克告诉记者,毕节四小的老师们所感到的吃力与尴尬在该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都非常普遍。2001年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后,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教材也结合时代在理念和技术上作了很大革新。但是由于教师观念、硬件设施等原因,这些理念在教学中的确存在不少障碍。

  “以我们的条件,不可能给每一间教室配备多媒体设施,尤其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中学。这肯定会影响新教材的教学效果。”

  不过,在邹联克看来,新教材除了在技术上使用多媒体,更重要的还在于教材在思想和理念上的更新。“我们不能穿着新鞋走老路”,邹联克告诉记者,短期内不能在技术和设施上贴近、配合新教材,包括省教育厅在内的各级教育部门,正在对教师加大培训,以图在思想和理念上能够跟上新教材的变化。

  唐勇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