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推介会上专家指点迷津 搬掉创业路上“绊脚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09:00 解放日报

  有了大学生科创基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有了孵化器、学校老师的指导,就够了么?昨日上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复旦分基金项目推介会上,不少学子道出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请与会专家一一指点。

  学生创业,“求援”人脉

  “全国做LED(发光二极管)的有100多家企业,有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你们的技术应该用得上,我来牵线搭桥。”复旦大学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张陆洋的一句话,喜得复旦学子孙洪涛一鞠躬,更赢得在座创业学子的热烈掌声。

  小孙直言,建起公司开始打市场时,最需要的是人脉。初出茅庐的学生,在项目信息、市场需求引导等领域都处于劣势。由于市场拓展有限,他的LED公司第一年净亏损51万元。开发“长住酒店”项目的学生李浩表示,许多创业者都面临“人脉稀缺”问题,他们急需对政府优惠政策、扶植产业的解读,希望得到行业专家的指导。

  吸引投资,从简介做起

  大学生科技创业,还要学简介?没错。当上海商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力扬站在投资方立场,讲解“怎样的项目介绍最有可能赢得投资”时,台下许多学生埋头认真记录———“尽可能用图形简洁表达你的盈利模式”、“不妨举出已有的相近商业模式,通过比较展示优势”……

  学生小林说,凭借科创基金能够初步建立起公司,但要做大做强,必须引入更多社会资金。如何更好地传递创业理念,完善公司架构,成为许多学生创业者面临的“瓶颈”,需要更多专业化指点。

  学会适应“创业者”角色

  一味依赖、索取同样是创业路上的绊脚石。针对“书生老板”们的种种需求、困惑,专家指出,学生应学会适应一个“创业者”必经的艰苦开拓历程。复旦大学产业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创业者既要规划技术方向,又要“找钱”,其难度可想而知,大学生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巧干也须苦干,不能“等天上掉馅饼”。例如,本市有位做教育信息咨询项目的学生,用卖房的钱做了一年半的详细市场调研,才把市场主攻目标确定在教育人口较多的四川、山西两省。如今他坐着长途大巴、货车,在川、晋、沪、京四地不辞辛苦奔波,生意越做越红火。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