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游戏的女生揭开了隧道翻车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0:59 浙江在线

  论文点击:《揭开西湖隧道翻车之谜》

  (科学论文二等奖,作者:杭州长河高级中学蔡雯沈丹妮来楠迪,指导教师:雷道忠张泳刚)

  游戏给了她灵感

  长河高级中学的雷道忠老师用“胆大”形容这三个女生。她们的胆子的确够大,大到敢于对已使用了好几年的交通规划指指点点。无意中的发现激发灵感,让她们发出不同声音,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论证,于是就有了这篇挑战权威的报告。

  2003年12月31日,一辆深色长安奥拓小客车进入西湖隧道。车子沿右车道开到约340米深处时,突然冲向隧道旁的护栏,经过一连串碰撞后,侧翻在隧道的左车道上。

  2005年10月21日,一辆黑色本田车在行驶到距西湖隧道环城西路出口约两三百米处撞开边上护栏,在墙上划出10多米长的痕迹,四轮朝天翻到地上。

  2005年12月25日隧道里又发生一起翻车事故。驾驶员在出事故之前一不小心把手机掉到了驾驶座下,因为弯腰去捡手机,方向没把稳,车子撞在隧道墙壁上,而后翻倒。

  ……

  这一连串事故报道深深铭刻在长河高级中学学生蔡雯的心里。平时就喜欢提千奇百怪的问题的她始终搞不懂,为什么隧道里也会翻车。

  心里一直装着这个问号。有一次,蔡雯坐车经过隧道时无意中发现,西湖隧道两侧是低矮的挡墙建筑结构,完全不同于路上的护栏。隧道边角的挡墙是一条位于隧道壁与隧道道路拐角的水泥带,高40cm左右、上宽15cm左右、下宽30cm左右,与隧道壁和道路相连,上窄下宽,纵切面形同一直角梯形,斜边向内弯曲。

  蔡雯平时很喜欢玩赛车游戏,总是在转弯处撞墙翻车。猛然间,她把游戏和现实关联起来:是不是因为挡墙才导致翻车呢?

  西湖隧道建成通车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三个小姑娘跑到景区交警大队调查了解到,设计挡墙是为了保护隧道壁,防止因汽车碰撞带来渗水隐患。但蔡雯和伙伴觉得,出现这么多事故不是偶然的。虽然超速、汽车爆胎、酒后驾车、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在隧道特殊环境中不应该翻车。

  蔡雯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要好的两个女生沈丹妮和来楠迪。没成想,沈丹妮和来楠迪也在关注这个话题。三个女生唧唧喳喳议论开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通过实验证明一下。

  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

  “做这篇论文挺不容易。”蔡雯和同伴先后采用观察法、联想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调查访问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几种研究方法。她们还找到雷道忠老师。雷老师很支持,还专门带她们重走了一遍西湖隧道。

  她们开始动手做模拟实验。找来汽车模型,按照比例尺制作出挡墙,并先后做了十几次碰撞实验。经过实验她们得出一个结论,挡墙相当于一个助跑爬坡的斜面,汽车跑偏后能够通过这个挡墙构成的助跑斜面,迅速爬上隧道墙壁,汽车在重力、向前运动的惯性、挡墙对汽车向上的作用力、隧道壁的反作用力以及摩擦力的先后作用下,很容易获得汽车侧翻的条件。

  根据实验结果她们还提出相关建议——适当提高挡墙高度,高度应该超过汽车轮高度,并且将有弧线的斜面改为垂直地面的墙面。其次,以后建造公路隧道,应利用隧道壁作为交通事故车辆的保护屏障,将隧道壁设计成向内一定弧度的隧道壁模式。即使发生了交通事故,利用隧道壁向斜下方向的反作用力和向后的摩擦力,以及水平地面的支撑力,保证汽车无法获得翻转的力矩,于是就很难出现翻转现象,达到避免翻车事故的目的。

  敢想才能敢为

  “很多事不在乎你是否去做,而在于你是否想到。”蔡雯说,因为隧道已经在使用,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肯定是科学的,也就不会想到验证它的科学性。

  她和沈丹妮、来楠迪一样,都是班级里的“积极”分子,说积极是因为她们脑子里总装满了不同其他人一样的念头。数学老师讲一种解题方法,她们就研究如何找到另外一种方法,尽管方法可能不简便,但她们解出来后还是欢欣鼓舞。

  “敢想才能敢为。”沈丹妮也说,循规蹈矩当然不是坏事,但就缺少了发现的机会,“论文答辩时,评委也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表示肯定,尽管我们发现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至少说明,只有想到才能做到。”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记者 艾丹青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