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淮北一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8:4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淮北一中,我的母校。那里荡漾着我的青春,飘逸着我的潇洒,承载着我的梦想。她地处淮北市区西侧,介于淮海路与古城路之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之一。学校占地不大,两幢教学楼。主教学楼设计采用六边形风格,无论采光还是通风绝无死角。楼体有“树人”两个镏金大字,是启功先生所题。学校操场采用全进口人工草皮+塑胶300跑道,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母校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天文台和一个超牛的天文望远镜(全国只有两个)。不过呢,我只进去过一次,还是去看我星座的流星雨。那天晚上又是整衣服又是脱鞋子还要搞静电处理,头都大。内部还是螺旋式自动升降电梯,搞的人晕晕的。另外还有室内体育馆,图书馆,电教馆,文化馆,生物化学馆,标本馆,研究室,教师体育室等等。其实这么看来,母校还是挺大的。

  每次回到家乡,我都会在傍晚时分去母校怀旧一下。沿着曾经上学放学的路、出操下课嬉闹的路、周一升旗仪式的路(我那时可是军乐队号手噢,不然哪能初二就入团)。走进曾经呆过的教学楼,在空荡的教室外走廊来回踱步,反反复复。透过那朦胧的玻璃望着里面,虽然课桌椅已更新换代,但脑海里依然可以从这熟悉的空间找寻到曾经的美好回忆。那永远都是晴天,每天都有欢乐的似水流年。黑板,已从老款式换成四分面的推拉式。课桌椅已更新为礼堂式单人桌。空调电视可能比人民大会堂的还好。教室前后还带监控设施。站在升旗台上,曾经的水泥台换成了花岗岩。手扶不锈钢护拦,金色的夕阳无私的洒在操场的每个角落。球场上踢球的家伙们队服质量也明显比我们那会儿高级,但是打门角度力度绝对没我们强(哈,自吹一下)。高中生们悠闲的溜达着,耳朵里都是塞着MP3手里拿着电话。这一点到是延续了我们的“优良传统”。不过我们那时比他们这代更现代,初二的时候就传呼手机一个不能少。“MOTO骡拉”刚出的第一款掌中宝,基本成为我们那届必选货。我还记得我的传呼是MOTO数字机,深蓝色的,尾号是9727……

  ·莱特 书于2006年9月13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