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基地探索新机制培养“关键人才” 一名研究生,校企两导师 首批硕士将毕业,本市正酝酿建立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评价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9:00 解放日报

  

联合基地探索新机制培养“关键人才”一名研究生,校企两导师

  本报讯 (记者 徐敏)新年伊始,上海交大材料学院硕士生蒋俊华在宝钢导师和交大导师共同指导下,忙着写毕业论文,内容是“高强钢的热处理工艺”,这是企业生产实践中的一道难题。两年多硕士学习期间,小蒋在学校和企业的时间各半,今年3月将成为“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首批毕业生。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上海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联盟的新载体。2004年8月,上海交大与宝钢率先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2005年8月,包括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人事局等在内的9部门联合发文,推动“联合基地”建设。目前,本市已有12家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成为基地单位,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与本市10余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近400人,企业人员受聘研究生导师的约120人。今年,本市将继续推进“联合基地”建设向纵深发展。

  调查显示,企业80%效益是由最关键的20%人才为主创造的,“联合基地” 探索新机制培养“关键人才”。蒋俊华2004年9月进入交大,作为“联合基地”的学生,他有两位导师,一位是交大教授、另一位是宝钢首席工程师。企业导师都具有高级工程师技术职务,经过交大学位委员会严格选聘。第一年,小蒋在校学习;第二年,课堂搬到了宝钢,他加入企业导师的科研课题。导师带他下车间熟悉工作流程;接受企业分析测试中心培训后,他又进入企业实验室搞研究。面临毕业,小蒋到人才市场转一圈,不少企业向他抛出“绣球”,因为在实践岗位上锻炼过的高学历人才很难得。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将推动产学研合作更深入、持久,使科研资源在更大范围流动。作为“联合基地”之一,上海电气集团与同济、华东理工、上海大学等6校签订产学研协议,确立起新材料应用、船用曲周数值分析等8个科研合作重点。交大与宝钢连续3年招收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企业工程师积极性很高。为何?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做贡献,为企业挑选和储备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生“搭桥”,自己有更多机会与高校同行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和思维。

  产学研合作的一些传统障碍,正在“联合基地”渐渐“破冰”。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如何解决?一些校企达成协议:“研究生学位论文,归学校所有,研究生享有署名权;研究生参与企业导师的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成果,以及申报奖项,归于企业。”尝试下来,可行性较强。高校选聘研究生导师,其标准曾“固若金汤”。“联合基地”建立后,学校为企业人士建立新的导师选聘机制。目前,上海正酝酿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评价体系,以推动“联合基地”更好发展。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