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带来改革空间 杭城一初中设想“走班上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8:33 浙江在线

  杭城一所初中正在设想改革英语课的授课方式。这种改革将打破班级原有格局,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实行“走班制”的上课方式。与此呼应,老师备课也将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准备两套方案。

  据悉,如果试行顺利,从2007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该校将在全体新生中推行这种“走班制”的个性化英语授课方式。

  小班化带来改革空间

  目前,正在研讨设计这种英语授课“走班制”方案的是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濮家校区、江干区骨干教师导师顾群辉老师。她萌发改革英语课上课方式的设想,与目前学校已经实施一年多的“小班化”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该校濮家校区目前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基本在30人左右,这给老师和学生进行“小班化”教与学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因为学生人数的减少,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因材施教。

  顾群辉老师说,“小班化”教学使学生们在英语课上获得更多开口、合作的机会。比如在英语课上,每个学生现在每个学期可以获得2~3次上台进行“Free Talk”演讲的机会,而接受老师课堂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的机会也更多。

  目前,“小班化”教学已经在语文、数学、英语各个学科都引起了一连串的模式改变。数学组陈东海老师就在研究如何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独备课,并利用大多数同学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机会,为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走班制重在因材施教

  从“小班化”教学延伸而来的“走班制”,其前提是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兴趣,并结合自愿报名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学生的流动机制。

  目前设想先把每位英语教师的两个教学班按要求进行重组,分成两层次,比如A班和B班。A班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及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B班注重基础,通过组织系列难度不大的小组活动优化阅读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大语法和基础知识的训练量,缩短差距,培养自信。

  对A班学生,在使用同一教材的同时,选择词汇新、容量大、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辅助教材,使学生涉猎面更广,语言知识更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自发学习,以师生间、生生间互动,让学生自主体验、认知,利用读书交流会、辩论赛、综艺训练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创意。

  对B班学生,教材内容基本不超纲,教师备课有针对性,在语法讲解上具体些,课堂活动多一些,尽量让每位同学有机会参与,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增加学生课堂负担,灵活运用教学资源;逐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

  走班制PK快慢班

  目前,整个“走班制”方案正在设计中。杭州采荷教育集团校长严国忠说,学校将充分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走班制”是体现分层教学的一个新模式。

  记者认为“走班制”能否被家长和学生认同,其关键点就是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与以往的“快慢班”进行严格区分。

  “走班制”的目标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快慢班”则是在“精英教育”理念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

  “走班制”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遵循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基本出发点,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需求,要对教材重新整合,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提高。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通讯员 纪春光 记者 沈伟红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