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心理等专业课考研统考遭学者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02:55 中国青年报

  梁子民 毕文昌

  梁: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过去政治、外语两门课是全国统考,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己命题考试。现在,历史、教育、心理等专业课也开始统考。这种做法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历史学家雷颐发表了文章《莫让大四变高七》,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不赞成这种做法,提出意见无效,只好不招硕士生了。他们的理由是,统考就要有标准答案,这种考试导向,容易将结论定于一尊,不利于学生自由探索,会影响不同学派的百家争鸣。

  毕:研究生教育本来的目的是培养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基本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独立思考的精神更为宝贵。没有独立思考,从学术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到制度创新,全都谈不上。现在把研究生教育打造成一道学历门槛,考试的标准化成分越大,选拔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越低。这样下去,就算全中国人人普及研究生教育,又有什么用?

  梁:其实,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摆脱应试教育形成的单一思维,接触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学会比较、质疑,寻求思维创新,已经有些晚了。现在回头看,发现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水平很高。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中学生数量少,也因为当时的中学就是不同学派的讲坛,并没有统一的高考。

  毕: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思考的起点也可以从中学开始。最近,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郭初阳老师出了一本书《言说抵抗沉默》(华东师大出版社),是他的课堂实录,其特点就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在不疑中有疑。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不拘成说,思维非常活跃。

  梁:我接触过几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的确非常优秀。他们不但视野开阔,有公共关怀,有社会理想,而且考试成绩也非常好。他们组织了一个西溪文学社,自办了一张名为《阅读》的内部小报,关注的都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前沿问题,思考的深入程度和广度,一点也不亚于一般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客气地说,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授,也不如他们。

  毕:最近我有机会到深圳,观摩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的几堂课。这所学校是九年制,也就是说,年级最高的是初中三年级。我得到一个启发,不但高中生可以思考,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也可以思考。有一堂课的主题是4部与恐怖主义相关的影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题目有:恐怖主义有什么特点?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类应当怎样对待恐怖主义?如何看待中国青年前几年为“9·11”事件喝彩的现象?这些初中生在课堂上争相发言,各抒己见,可以说,成人能提出多少种看法,他们也能提出多少种看法。有些成人想不到的见解,他们也能提出。教师的作用,则是引导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只寻求伦理的底线,不要求统一的结论。

  梁:在信息时代,成年人比青少年在信息占有上并无优势。问题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怎么定位?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面对急遽变迁的中国,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老师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也不够用,甚至学生刚背会的知识已经过时。这个问题,其实过去人们也说过,就是:要干粮,还是要猎枪?我还有一个看法,在网络时代,获取简单、现成的知识,基本可以不依赖学校和老师。网络时代,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独立思考和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毕:南山学校的学生之所以思想活跃,是因为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师,而这批思想活跃的教师背后,是一位有追求有魄力有眼光的校长。这位校长叫李庆明。他有浓厚的学术兴趣,十分关注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前沿问题。他不但要求教师教好书,同时倡导教师多读书。他还让学生竞选学生自治会,参加学校管理。这所学校的学生,无论学习成绩、艺术修养、公民意识,都有良好的发育。和我一起观摩的一些北京、上海的学者十分感慨。他们说,中国有100所这样的学校,未来就大有希望了。

  梁:其实,不论在杭州、深圳,还是在中国其他地方,都有一些中小学的老师和校长,具有新颖的教学理念和高远的人生追求,他们心怀民族的前途,默默地播撒着智慧的种子,启发着学生的思考,培养着有创新能力的新人。反而是那些决定教育高端走向的部门,为一时之便,或为一己之利,在做着有损于民族前途的蠢事,这真不知让我说什么是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