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德育论坛暨第三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昨举行建设辅导员队伍多元发展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9:20 东方网-文汇报

  高校辅导员如何更好地扮演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在昨天举行的2007年德育论坛暨第三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上,与会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围绕建设辅导员多元化发展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等主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制度建设保障辅导员发展

  对于最新颁布的《上海辅导员工作条例》等文件,与会者认为,这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多元化发展机制建设。同济大学学工部长祁明介绍,该校创新辅导员人事管理模式,制定了《辅导员选拔工作条例》,面向全国选聘政治过硬、学习优秀、工作经验丰富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担任专职辅导员,提高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复杂而琐碎的特点,复旦大学聘请了一批高质量的培训师开设了上岗培训等九门课程,还在此基础上为辅导员度身定制了25门菜单式培训课程,复旦大学学工部李倩告诉记者,班会和组织生活会如何召开、校内办事流程、班级事务管理、面谈和小组辅导活动、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辅导、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

  针对特点开展学生工作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也成为辅导员关注的热点。研究生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计算机水平普遍较好,根据这一特点,东华大学在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中构建了全程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使“三助”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我们搭建的是一个职业初始化平台,信息管理也更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特点,更易于‘三助’的开展。”东华大学李成龙老师说。

  大学生、研究生心理健康被高校、研究所的辅导员列入了工作重点。“我们为每个实验室设立了1—2名学生联络人,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丁虹说,“针对研究生的特点,该研究所聘请了华东师大心理咨询老师提供帮助,同时尝试引进更全面的心理测试系统。”

  本报实习生蔡悦波徐晶卉本报记者李雪林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