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联手“造”能工巧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1日12:51 台海网

  台海网1月21日讯 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1000亩,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与福建省鹭江职业学校合作筹建的“中德经贸学院”确定落户厦门,今后厦门将增加一所培养高级专业技术职能人才的院校。

  昨天上午,中德经贸学院(筹)董事会举行了“中德经贸学院落户厦门说明会”,介绍了目前该院建设的一些最近进展。

  中德经贸学院的中方投资商是施氏国际实业投资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施乃康先生。他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成功华侨实业家,在国内多处投巨资兴办企业,捐助教育款达2000多万元,曾先后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目前,中国的人才市场和经济发展面临着两个主要挑战,即不断增长的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和对熟练技工的需求,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紧缺许多“能工巧匠”。中德经贸学院(筹)董事会表示,该院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为中国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培养和造就高级的专业技术职能人才。

  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院长史蒂芬妮·多依拉在签约中表示,中德经贸学院将获得德国政府和欧共体及世界各国的认可,并被列入德国教育机构及欧共体教育机构体系。双方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该校建设成一所多学科、多学历的国际知名的综合性万人大学。

  中德经贸学院(筹)院址选在集美大学城,目前还在进行申请用地等工作。该院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1000亩。投资资金由中方投资商负责。德方主要派出教师到厦门参与教学与管理。

  新闻透视

  中德经贸学院确定落户厦门,将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厦门的职业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院方有关人士做了介绍。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享誉全球,其中一个成功经验就是被认为采取“双轨制”(也称“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系统。比如德国采取“双轨制”,培养出奔驰、宝马、保时捷等世界名车的高级维修工。据介绍,这种培养模式将引进到中德经贸学院。

  “双轨制”的主要运作模式就是学生一方面接受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同时在企业或公司接受实践教育,然后由政府部门考核并颁发证书。

  “双轨制”在中德经贸学院的具体体现,就是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学生分阶段分别在福建鹭江学校和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I B C)学习,完成规定课程,并经考核合格后,由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I B C)颁发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相关专业的学历文凭和学位证书,其中完成规定学时和学业的学生同时还可获得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颁发的本科学历文凭和相关学位的证书。

  中德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中德经贸学院建设期间,充分利用双方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培养中国赴德留学生业务,委托福建省鹭江职业学校及中德经贸学院(筹)于2007年春季起,面向中国各地招收赴德留学生。教学采用德国的原版教材,德、英双语授课。学生分阶段(1+3,即1年加3年)分别在福建省鹭江职业学校学习和德国IBC学习,完成规定课程,学生最后到德国法兰克福市由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IBC颁发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和相关专业的学历文凭。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