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寒假,咋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08:13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随着各学校期末考试的结束,一年一度的寒假也悄然而至,同学们将走出校园,回到各自的家庭和社会中去,享受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教育。在这个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同学们应该做什么,家长需要做哪些,笔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此提一孔之见,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安全更应放首位

  2006年1月16日下午,山东济宁郊区一少年在燃放鞭炮时左手三个手指被炸得血肉模糊,不得不截除,眼睛、面部等处也被炸伤。疼痛疼在孩子的身上,疼在父母的心里,并且给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带来阴影。当初看到这则报道后甚是痛心,这又怪谁呢?老师,家长还是孩子自己?

  放寒假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而农村孩子除了在家看电视,就是上街捉迷藏、放鞭炮。恐怕在学校放假时老师要讲过安全的事情,家长也叮嘱过这类事情,但每年寒假发生的鞭炮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关键是大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说,安全警钟要常鸣。

  亲情教育好课堂

  2006年春节,安徽省宿州市大黄庄十三岁的花季少女,期盼在外打工的父母早日回家过年。可是,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或者是瞅准了春节期间挣钱多,连续两年都没回来,结果备受冷落的女孩过年期间郁郁寡欢,最终含泪服农药自尽。

  要在平常,学生忙着上学,家长忙着上班,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很少。特别是时下有许多农民家长朋友,外出打工去挣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本来就极其缺少亲情关爱,聪明的家长不如把寒假作为与孩子沟通和亲情交流的课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亲情教育。

  了解中国的酒文化

  春节期间,为了增加喜庆的气氛,酒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备。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中华5000年有着源远流长的酒文化,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所在。制止滥饮,提倡节饮,文明饮酒,科学饮酒,这就是中国酒文化所提倡的饮酒之德。

  对于中学生而言,可以在寒假期间,接触社会,增长课外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时间,多了解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一些学习资料。学生总是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学会一些交际用语和待人接物,多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将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每个青少年学生都要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可是,他们在日常紧张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往往无暇顾及这些非统考科目,只有在假期中完成假期作业之余,才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业余爱好。

  寒假期间,让他们每天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既能加强身体素质,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例如滑冰、游泳、打球、摄影、书法或是编织中国结等等活动,可以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假期是让孩子在放松之余,对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有个回顾,这对于下个阶段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假期中,家长除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外,在学习上应指导孩子做到“四好”。一是读好书。家长应多指导孩子读一些名家经典篇目,培养孩子的文学修养。二是写好字。中国书法本身是一种艺术,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适当让孩子练练字,可以让孩子静心。三是预好习,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下学期课程时减小压力。四是做好文。主要让孩子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便于以后学会总结自我。

  学习永远没有假期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永远没有假期。刚刚结束过的年终考试,学生难免有失利的薄弱科目,应该及时查找“缺”、“漏”之处。假期既是孩子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调整期,也是查漏补缺的“挽救期”和巩固提高的“非常期”。因此,在允许孩子适度放松的同时,还要督促孩子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时间,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寒假作业;认真查找平时学习中遗留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点后,进行“集中轰炸”,争取为下学期的学习创造更高的起点。

  孩子在假期学习压力还是很大,假期要恰当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温习,查缺补漏,但不要增加他的负担,要让他们在愉快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因此,要鼓励他安排好学习计划,做到真正地查漏补缺,让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李付春·

学生寒假,咋过?(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