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发言:“磕头”作业折射“教育幼稚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5:17 金羊网-羊城晚报

  龚明俊

  寒假将至,郑州大学一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磕头”作业题,即给父母磕一个头。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河南大学民俗专家梁国民却认为没有必要,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学生大多不赞同,认为有更好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1月23日《重庆晚报》)“磕头”就意味着感恩,能激发感恩之情?我看不能。在古代,“磕头”是习惯性的礼节方式,环境使然。而今天没有了“磕头环境”,就是家庭成员,非特别场合,很难见到磕头场景。人们的感恩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言语感激,书信表达,奉养长辈,多做家务,心理关怀,都是感恩方式。

  这道作业难免犯了“教育幼稚病”。一则作业颇为“天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最常见的感恩父母的方式,然后就认为能体现“亲情”,能表达出“感恩”;二则没有经验,作业布置者、赞同者自己是否做过,笔者不清楚。不过,至少他们对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了解,对当今时代感恩内涵缺乏调查研究。拿形式化的东西当内容,断章取义地继续“传统文化”,这就是“教育幼稚病”。

  而且“幼稚病”也体现在层次颇高的专家身上。教育专家的观点相反,或者说明对继承传统文化缺乏研究,或者说明其思想离付诸实践还有距离。虽然有人嘲弄专家是“砖家”,笔者依然敬佩专家的眼光,盼望真正的专家能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去,不只是做一名“判断者”、“指挥者”,更要去做“调查者”、“普及者”,从而引导实践的健康发展,需要将切合实际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回归实践。

  

自由发言:“磕头”作业折射“教育幼稚病”

  回头再看这道“磕头”作业题,它确实抓住了“感恩缺乏”的时代性要害,可惜没有找出恰当的解决之道。如果硬要说这是继承传统文化,只能说是机械地继承,而非能动的弘扬。机械地继承,其危害不只是良好的初衷难以实现,而且容易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嘲弄传统文化,甚至拒绝接受,导致新一代与传统文化形成隔膜,这反而是在“害”传统文化了。

  因此,成熟的教育首先是要植根现实,在此基础上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并将内容与形式恰当地组合起来,而非无意义的割裂、组合。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