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 广州遭遇空前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图/文本报记者彭锋

  上周末,五六场招聘会同时在广州上演。据不完全统计,两天里,总共有超过3000家次招聘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职位,吸引了近10万人次的求职者。不过在这样庞大的数据和热闹的场面背后,记者发现,2007届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加使得他们在广州就业的压力也空前加大。

  毕业生激增导致就业更难

  据悉,2007年广东省本专科和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将高达19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2万人;仅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达5.5万人,为历年之最;而预计到广州就业的外地高校毕业生将达3万人。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带来了空前的的就业压力。

  记者发现,节后出现在各类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与年前相比有增无减。有关人士分析,节前的招聘会正值公务员考试,一部分学生还打算考研,因此也无暇加入求职大军。节后地者一系列招聘会,那些考研落榜的和考公务员失利的毕业生都来赶场了,人数不少反多,竞争压力更加突出。

  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郑惠忠认为,由于今年过年比较晚,而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去年12月底就基本停止,大部分企业和求职者已经很长时间未进入市场,积压了大量的人力需求和供给,所以年后的招聘会特别热闹。

  想留在广州谈何容易

  在10日举行的今年首场广州生源招聘会上,广州市人事部门所组织的招聘企业采取了以广州市内为主,珠三角省内其他城市为辅的模式。但对于广州市外的就业机会,前来参加见面会的广州毕业生普遍不太感冒,在他们看来,能够留在家门前就业还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广州以外的招聘企业摊位前,门可罗雀,偶尔有大学生前来询问,不过一听到要去外地工作,便转头走开。

  交通银行此次有广州、惠州、东莞、佛山等分行都设有专门摊位,但广州分行明显更吸引求职者,应聘毕业生的数量竟是其他分行的10倍以上。不过,广州分行也比其他分行多出5条要求,包括要求是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各门功课平均成绩要达到75分,条件严苛,让大部分毕业生直言太难。

  薪水低过农民工也无妨?

  记者在招聘会上了解到,许多前来求职的大学生称离毕业越来越近,找工作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年前。不少毕业生甚至表示,薪水高低都无所谓,他们看重的是工作前景。“就算比农民工还要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的一名女生告诉记者,年后的招聘会跑了好几场,几乎都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应聘的岗位多是文员或接待之类。谈及薪酬要求,她略显无奈:“现在能找到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月薪1200元到1500元都可以接受。”

  在广州生源招聘会上,企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月薪只有1500元左右,有些企业给出的薪水甚至还低过某些农民工的薪水。广州市农村信用社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点一般是1000-2000元/月,有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提出要2500元/月,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大学生起薪点与农民工薪酬逐渐靠近,对此,很多大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和接受。有毕业生认为,现在有些农民工,在经验、技艺等方面都比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优势,大学毕业生拿低薪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在采访中,大部分毕业生都对自己的职业前景表示乐观,他们认为,大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和理论功底,能为企业作出更大贡献,上升空间肯定能够好过农民工。

  生物制药行业受追捧

  在周末的招聘会上,金融业、物流业、制造业、能源业和IT业依然是毕业生看好的热门,在这些行业企业的摊位前,总是能吸引几十米长的队伍。据了解,这些行业的薪资水平也普遍高过其他行业。此外,外贸、计算机、经济管理、网络工程等专业依然吃香。

  记者还发现,由于广州市已将生物制药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这也让广大毕业生对广州的生物制药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广州生源招聘会上,广州陈李济制药厂、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厂等10余家生物制药企业组成的招聘方阵吸引了每个毕业生的目光。

  据了解,虽然处于生物制药行业,这几家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却很广,除了需要生物、中药、化学等专业毕业生外,同时也向管理、电气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毕业生敞开了大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小余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光明的行业前景、不错的薪资水平以及对人才的开放态度,我想任何一个毕业生都想在生物制药行业闯荡一番。”

  记者手记:再谈就业“平民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毕业生对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职位往往蜂拥而至,而对于惠州、江门等中小城市的好机会却无动于衷。虽然政府、媒体都多方喊出了“到基层去!”、“平民就业”等口号,可收效似乎并不大。

  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对就业还是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渴望留在大城市、渴望得到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渴望受人尊重,渴望有自己成长的空间......这都无可厚非。可现实是残酷的:大部分毕业生,或许实现不了自己留在大城市的愿望。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平民化”教育,数量庞大的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必然要经受残酷的竞争。机会有限,总会有人如意,有人失意。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应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念,切实调低唯高唯精的就业期望值。“退一步”、“看开点”,也许前景就会“海阔天空”。事实上,在中国广阔的中小城市里,甚至是乡村,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和空间。而招聘会上的数据同样向我们表明:小地方、小企业才是人才需求的主力军。放弃多数的机会,而为了那少的可怜的职位去争个头破血流,短期内那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无论是政府干预,还是高校和大学生自己开始行动起来,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在今天,每一个中国的大学生都应顺应市场规律去就业,把自己看成一名普通的求职者甚至是农民工,敢于接受最初的不如意、不美好。当若干年努力后再回头,或许正是当初的选择让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彭锋)

  (倩茹/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