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传播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种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9:00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李雪林通讯员周晔罗倩)近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先进事迹在其母校复旦大学的校园内广为传颂,远在贵州、宁夏、西藏和云南等地支教的复旦志愿者们也纷纷向母校发回学习感言:站在西部三尺讲台,做传播践行党的理论的种子。 方永刚20多年来不知疲倦、不畏疾病,始终坚守三尺讲台,这种“快乐在岗位上,生命在事业中”的价值观震撼了支教队员们。“我是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看完所有报道的,”在贵州乌江复旦学校支教的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朕宇坦言,“方永刚学长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正是来源于他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联合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复旦大学第三批西部志愿者李佳美动情地说:“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方永刚学长用生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更给了我极大的激励和启发。向方永刚学长学习,为贫困地区的乡亲们做更多更有效的事,那是种纯粹的幸福。” “永刚精神”正浸润到每一位复旦大学志愿者心中,他们矢志接过方永刚学长的“粉笔头”,甘做最基层的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实现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分光、一分热。杨朕宇激动地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就是把青春的理想和满腔的抱负化为在西部贫瘠土地上传播知识、用知识改变大山里孩子们命运的实际行动;学习方永刚校友高尚的师德师风,就是在西部最需要教师的地方、在那里的三尺讲台做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教书育人,做传播践行党的理论的种子。” 这几天,深受启发的支教志愿者们都在思索如何创新教学方法,用更新的视角传播理论、传播知识。自1999年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以来,复旦已派出8批共76名学子来到西海固支教,第八批支教队员王凡平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当了将近一年的农村基层教师,我能深深地体会老百姓和山里孩子们对党的创新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渴望。”他把方永刚生动的例子融入自己的教材,向当地老百姓和学生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在教学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百姓切身关心的问题相结合,现在学生们学习更有劲儿了,教学也更有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