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家门出了14个同济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0日18:01 新民晚报
这几天,彰武路上的同济新村挂起了红灯笼,一派喜气。这里居住着许多同济大学的教职员工,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母校百年华诞。其中一户人家非常特别,竟然有14名家庭成员都是同济人,如此“同济缘”恐不多见。 昨天,记者走进这个“同济家族”,听97岁的同济大学老教授张问清讲述一家人的同济缘。 姑苏人家结缘同济 一头银灰的头发,一张瘦削的脸庞,一口吴侬软语,身上充满着淡淡的书卷气。这是张问清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张问清是名副其实的“老教授”,在同济大学健在的教授中,他是最年长的一位,与百岁的同济大学接近同龄。张问清生于1910年,是苏州张氏补园(拙政园西部)长房后裔。193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现被认为同济校友),从此,张家便和同济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是同济毕业的,两个女婿也是同济的,还有几个外甥、孙子、外孙都毕业于同济大学,女儿、女婿、表弟、侄孙等还在同济大学任过教,我们一家有4代14名亲属都是同济人。”张老先生说起张家的同济人,思路清晰。 求学岁月奋发刻苦 至今,张问清还记得在圣约翰大学求学的岁月。“那时候,先生都用英文上课,要求很严。”张老先生说,班上一共十来个学生,学习都非常刻苦。入学的时候,张问清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自己有孩子了,当然要用功一点,给他们树个榜样。”1936年张问清大学毕业,拿了理工科第一名,获得全校最优生奖。 毕业后,他去美国工科名校伊理诺州立大学深造,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工学院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来同济大学,直到1982年退休。 同济情结四代不变 1953年,张问清的大女儿张岫云从同济建筑系毕业。“当时大学学费很高,不过,老师的子女可以免费,所以我就上了父亲执教的学校。”张岫云说。 那时,还发生了一桩有意思的事情。院系调整后来到同济执教的张问清,对普通话授课不太适应,原本他是用英文授课的。为此,他特地“操练”了一番,上课的时候,他叫大女儿在外面听听看自己的普通话标不标准。结果,下课后,女儿悄悄告诉他:你说的分明是苏州话嘛!后来,他的学生打趣说:“张先生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软’的。” 从同济毕业后,张岫云被分配至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在那里她遇到了后来的先生徐瑞麟。无巧不成书,徐瑞麟本科时正是张问清的学生。同样巧的是,张问清的三女婿朱照宣也是他的学生。天赋颇佳的朱照宣14岁便考入圣约翰大学土木系,17岁毕业留校任教,院系调整后至同济任教。后来,张问清的小儿子也考入同济。 到了第三代,张家的同济情结依然强烈。他的直系亲属中,外孙徐文、朱兵,孙子张震均毕业于同济大学。再往下一辈也有同济人,张问清大哥的曾孙媳就是同济的毕业生。 相信还有“后来人” 同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张家的这些同济人却很难凑到一块儿。他们有些人生活在北京,还有的在国外工作、学习。不过,这个“同济家族”这些天依然热闹。原来是张问清老先生的学生们从五湖四海赶回上海,探望恩师。 就在前一日,一个1957年入学的学生从四川赶来,见到了四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老系主任。学生感慨万分:“毕业时,您问我,今后要做什么?我回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话我至今还记得。”在同济三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张问清参与创办全国第一个工民建专业的函授教学,1958年后创办国内第一个岩土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等。所以,他的学生遍天下,从事各行各业。 退休后的张问清一直住在同济新村,他思想仍甚敏捷,年近百岁的他还在为家乡的昆曲文化写书、做事。他每天坚持散步,有时还到同济校园走走,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 “校庆日,我也要去凑热闹。”张老先生说,“张家与同济缘分深厚,我为家中有如此多同济人而高兴、自豪,是百年同济培养了我们。同时欣慰的是,我们也曾为百年同济的教育事业贡献过微薄的力量。相信我家还会有更多的后人来同济学习和工作。我家的同济缘,会绵延不断。”本报记者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