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长三角“招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08:50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李雪林)沪上4所高校的14个科研成果首次集中向长三角地区推介。昨天,上海市教委召开“推进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暨上海高校第一批技术转移项目信息发布会”,以加强上海高校与江浙沪地区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的30多个科技局、经贸委、行业协会代表以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本市17所高校有关负责人出席。会上,发布了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4所试点高校14个技术转移项目。这些项目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华东理工大学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上海大学的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上海理工大学的新型农药残留检测仪、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合成天然耐高温肉味香精新技术等技术含量高、市场成熟度高的项目引起了一些城市科技负责人的兴趣。

  近年来,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06年底,上海17所有理工农医类研究的主要高校,已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0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被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8个。据统计,2006年上海高校通过为社会企事业服务所得科技经费达23.05亿元,占总经费的45.7%,比2005年18.65亿元增加了23.6%。上海高校与长三角地区的科研合作也不断推进。

  “好的成果找不到投资者,资本拥有者握着大量资金却找不到好的项目,这样的信息发布会给上海高校和长三角地区搭建一个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与会单位通过交流与互动,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江浙沪科技管理部门代表都表示,要在当地推广上海高校的技术转移项目,为企业提高科技竞争能力提供“智力”支撑。

  据悉,市教委今后还将不断向长三角地区推出技术转移项目,同时吸纳长三角地区企业科技攻关需求,组织高校承接攻关,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地区联盟建设,架设地区工作网络,推进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