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预备教育”有助缓解入学心理压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08:27 东方网-文汇报
今年新学期,学校为小学新生准备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不少家长对这个“学习准备期”期望很高。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认为,“学习准备期”是新生入学后进行的,为使小朋友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家长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预备教育”。 不可用训斥施压 这几天,本市许多小学的教师,都在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临近开学的心理和想法。他们发现,不少孩子都对小学学习抱持“双重心理”:既热切向往,又有些害怕。 一名小学教师向记者介绍家访时见到的一幕:一个男生听到母亲随口说进小学要“收骨头”时立刻哭了起来,直嚷“我不要上学”。一些家长在开学临近时,把所有玩具统统收起来,并对孩子下禁令:以后不能再玩。 对此,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小学新生在入校前出现一些心理波动,大多属于正常反应。家长们对此要耐心化解,特别要注意不能用简单的训斥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一名小学老教师根据多年经验,把小学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被家长等人一些随口的“说法”误导,对小学学习背上精神包袱;二是合作意识淡薄,与新伙伴相处存在困难;三是生活起居准备不足,早上起不来,有时不吃早餐就上学;四是对学校的认识有偏差。 海桐小学校长孔宇玮认为,要消除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心理”,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共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落”。 和孩子讨论怎样学习 家长耐心的“心理按摩”是孩子顺利开学的重要保证。教育专家建议,开学前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调节可从几方面入手:一是调整作息时间的“生物钟”,制定一张与学校生活同步的时间表,让孩子提前进入就学状态,杜绝睡懒觉和看电视无度的情况;二是向孩子说明小学学习的快乐,分析新学期的学习特点,如能现身说法更好;三是耐心倾听孩子对新学期的想法,然后和孩子一起议论,适时指导;四是共同讨论孩子、家长及家庭的学习计划,形成学习的家庭气氛;五是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打点开学“装备”,一起检查准备工作,共同创造求学的氛围。 本报记者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