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的孩子穿上了来自杭州的冬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09:37 浙江在线

  

西南山区的孩子穿上了来自杭州的冬衣

  支教团成员和四川昭觉县的孩子们在一起。

西南山区的孩子穿上了来自杭州的冬衣

  课堂,才是这些孩子未来的希望。

  一支大学生队伍,向“杭州晒场”发来消息——我们正走在“衣+衣=爱”的最前线。

  去年11月15日,“衣+衣=爱”发出了旧衣动员令,捐助一件家中闲置的冬衣,助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抵御严冬;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各大校区的校园网上,网友“lovepopo”振臂一呼,为西部地区的孩子捐冬衣过年。此帖一呼百应,一包包衣物在大学生的手中传递,打成包裹,堆成小山。去年12月27日,所有衣物运送完毕,目的地有两个——四川大凉山和贵州遵义。

  如果一切顺利,当大家打开报纸,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远方的孩子正披着来自杭州的冬衣,行走在山路上,跋涉在田野间。

  昨日,我见到这群热情澎湃的浙大学生,听到他们讲述这次活动,更多地,我还听到了一场持续了9年的支教行动。

  “那个地方,有个学生说,上学要走45分钟,结果在家访途中,支教老师硬是爬了4个小时的山路”

  研究生一年级的陈卫国,刚从四川回来。时隔半年,杭州城市道路拓展的速度已让他有些不适应。在他的脑海里,可能只有那些山间小路记忆犹新;同窗室友的相貌也略有些感觉陌生,在他眼睛里,也许只有那些从未走出大山的稚嫩面孔历历在目。

  去年夏天,陈卫国与两个同伴,来到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在此之前,已有九届的师哥师姐,像接力棒一样,一批又一批走进这里的校园。在陈卫国眼里,蜗居在山坳中的昭觉县,整个县城还没浙大的玉泉校区大;民族中学980多个孩子,只有3个汉族学生,其他都是彝族——校园里的孩子要经过一年适应,到初二才能熟练地掌握汉语,讲普通话。

  回到杭州,有一句话往往让同学们发笑,就是他在大凉山最为感慨的——“九年义务制教育真是太有必要了。”

  “那个地方,地里能种出的只有土豆。想像一下,一年之中,至少有360天顿顿吃的是土豆,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事儿。贫苦的生活逼迫着人们外出打工。见识过外面世界,再重返昭觉,从那些人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他们对走出大山的强烈渴望。”陈卫国说,父辈的这种渴望,最终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而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就学政策,使这种渴望有了实现的可能,大多数孩子都能接受到基础教育。“一些家庭就算穷死,也要让孩子上学;走再远的路,也要让孩子上学。”有个学生告诉他们,上学路要走45分钟,结果在家访途中,支教老师硬是爬了4个小时的山路。陈卫国估算过,孩子们每天5点多起床,但因为当地与杭州约有2小时的时差,这就相当于在杭州,凌晨3点起床上学。

  年轻的支教老师们总想倾己所有,多教些东西给孩子。孩子们也好学,于是每天下午,就有了许许多多个补习班。“我们有位金老师的英语补习很受孩子欢迎,这也使得没进补习班的另一些孩子更加失望。他们用粉笔在金老师的宿舍门口密密麻麻地写着:‘金老师偏心,金老师偏心……’”墙上的粉笔字擦去容易,可孩子们在老师心里的留言却无法抹去。

  前往西部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传递了9年

  廖胜,是这一届支教团的团长。他前往的是贵州遵义的湄潭县。湄潭县是浙大研究生支教团2007年新开辟的支教点。

  “湄潭的发展状况,比大凉山的昭觉要好一些。在这里,支教团主要以提高当地教学质量为主”,身在昭觉的老师们在教室授课的同时,湄潭的支教学生们正为当地的老师进行包括普通话在内的业务培训。廖胜介绍,今年三四月份,浙大支教团会把湄潭当地的一些老师请来杭州,展开一系列的培训;而在四川昭觉的支教学生正在为当地搭建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走进贫困地区,帮助那些孩子走好未来的路。

  成立于1999年的浙大研究生支教团,每年都选派7—12名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前往西部困难地区中学支教,至今已选派了10批80名志愿者。9年来,这支接力棒在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中传递。

  关于地方上的贫困,陈卫国没有过多描述。他只是说,经常能看到怀抱一只鸡的人走在路上——这基本可以断定,这户人家快“断粮”了,要靠一只鸡换钱挨日子。“鸡、鸭、猪这些家禽家畜,都是家里的宝贝,不到过年过节,是不轻易宰杀和卖钱的。”

  和许多贫困地区相似,学校有着昭觉县城里最好最新的房子——但一出学校后门,那就是成片的“贫民区”。外出家访,支教老师们走进学生家门的步履都是沉重无比。“全家老小住在20多平方米的泥房子里,没有家具的概念,甚至没有床。床都是茅草、蓑草堆成的,这个草堆是睡人的,几步之遥的草堆就是猪睡的,人畜不分居的情况比比皆是。城里人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居住条件,那里的人几代都是这样过来的。”

  说到冬衣。大凉山也属于高寒山区。在那里,春秋季还能分辨大人孩子的衣服。一入冬,孩子身上基本就是清一色大人的衣服。“有些学生家里,冬衣是公用的,堆在床上,谁要出门,谁就披上”,陈卫国用相机说话,照片中床上“零散”的几件薄棉袄,其实是那些家庭所有的冬衣。

  “一些照片上,有些孩子穿着短袖,有些穿着裤衩,那不是天气尚暖的日子,我拍这些照片的时候,身上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毛衣。”

  玉泉校区的蔡清源,是研究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干部,他在各个校区的捐助活动中,成为组织者之一。他和其他学生干部一起,把支教团所在地区的信息传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在一个月里,募集起了数以千计的过冬衣物,并在去年年底,组织起一场义捐义卖活动。筹得的款项不但解决了全部衣物包裹的运费,多余部分,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所有物品,赶在2008年到来之前,全部上路。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文/记者 王浩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