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2月14日01:54 环球时报

分享

  原标题:台舆论不看好小学必修东南亚语 岛内民众没兴趣不愿学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魏允平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名山]为配合“新南向”政策,台当局宣布新课纲将把东南亚国家语言纳为小学必选语言课之一,蔡英文11日还出席东南亚语亲子歌唱比赛。对于台当局“硬推”的“东南亚热潮”,岛内舆论大多不看好,认为不仅师资、教材成问题,台湾民众的意愿和热情也不高。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台“教育部长”潘文忠9日表示,现在有26万名新住民(新移民)子女在台湾中小学就读,且主要来自东南亚,为应对这一变化,2018年课纲将有重大突破,“要把东南亚国家语言列入小学必修”。除了中等以下教育,高等教育也往该方向发展,2017年岛内大学也将增设非常多的东南亚语言学习科系,同时针对东南亚需要的专门技术开设更多专班。

  台当局提出“新南向”政策,被外界认为是想要绕过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发展经贸合作。台湾《联合报》称,台湾纵然与东南亚经贸往来密切,但台湾的“政府体系”对于东南亚向来相对漠视,在“外交”系统中,东南亚语是名副其实的“稀有语种”。今年10月,蔡英文为泰国国王致哀留言使用的是英文,当时台“外长”李大维直言,应该用泰语,但“外交部能写泰语的没几个人”。为改变现状,李大维上月宣称,将要求“外交部”同仁学习东南亚语,并列为评鉴员工年度绩效的指标。

  新课纲将东南亚语言列入小学必修课,被认为是“新南向”从娃娃抓起的尝试。《中国时报》称,在2018年将实施的新课纲中,将国语文、本土语文、新住民语文、英语文及第二外国语文皆列为“语文”领域。其中,新住民语文以东南亚国家语言为主。小学阶段,学生将从本土语文及新住民语文中,依其需求任选一种必修,每周一节;初中、高中阶段将新住民语文列为选修,依学生需求开设弹性课程。现行课纲中,小学阶段本土语言(闽南语、客语、原住民语)为必修。据介绍,新住民语包括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7国语言。

  台“立委”林丽婵称,新课纲即将上路,“2000名师资、7国语言教材准备好了吗?”香港中评社12日报道称,台当局目前虽将十多万名来自东南亚的新移民作为推动东南亚语言教学的师资来源,但母语教师不只要会说,还要会教,台湾相关单位的母语教师存在很大缺口。目前已完成培训的1300名新移民教师仅能满足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语师资需求,另5种语言师资仍未补足。

  除此以外,部分“立委”还担忧教材准备不及,只能靠推动“小学角落书柜”、东南亚运书计划等活动来弥补,但其中的缺口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

  不仅“硬件”存在问题,岛内民众学东南亚语的动力也不足。台湾“金车文教基金会”7日发布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4%的台湾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东南亚语,去年调查结果更是令人难堪的零,“比例实在太低了”,多数人问得最多的是“学东南亚语干什么”,凸显学生对“新南向”仍无兴趣。

  岛内东南亚主题书店“灿烂时光”创办人张正表示,民众对异国文化的兴趣,不是台当局推动就能立竿见影。日韩剧走红,民众对日韩文化自然感兴趣,不需当局推动。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不要只在“新住民二代”身上下工夫。还有岛内教育工作者担心,强推东南亚语言学习可能进一步增加学生压力。

  台湾大学硕士蔡孟轩称,蔡英文当局提倡“新南向”政策,不断要求开设东南亚语言与学程,当中有许多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甚至可能没有思考过该如何进行。对于东南亚国家,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确切位置在哪里,甚至是根本没兴趣了解。蔡孟轩称,有“立委”要求台“教育部长”潘文忠辨认哪一个是印尼国旗,潘文忠答不出来,合理怀疑当局根本就不重视东南亚,这样还怎么搞“教育新南向”?另外,台大将泰语、菲律宾语等课程错置于日文系之下,究竟“新南向”该怎么进行下去,不会又是一场空吧!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减是非,要自由,要健康

其实就这么点事儿,我们由演员变成观众,由观众变成一个鼓掌者,最后变成一个追忆者。

当官难?那做啥不难呢!

做官之不难是难以想象的,唯其难才是权力清明同时保护官员的不二之路。

市场经济地位不算数,咋整?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会带来针对中国反倾销税率的下降,而欧洲相对劣势的产业将会联合起来敦促欧盟出台措施继续实行贸易保护。

特朗普组阁偏爱“三种人”

特朗普内阁诸多提名中,有三个特点:富人、白人和军人。

  • 7890天,证明聂树斌无罪的时间(图)
  • 反校园欺凌,我们究竟落后了多久?
  • 揭秘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海难
  • 一个女同性恋者是怎么过她的悲喜人生
  • 生活大爆炸的伯纳黛特居然这么污
  • 男人就算偷情100次你未必会发现
  • 德国最浪漫的圣诞节,还得来这里(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