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复旦研究称儿童肿瘤、性早熟与环境污染有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5:01 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施捷)“雌激素样物质污染与儿童的肿瘤发生、性早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这些进入机体后能够累积的物质,被认为广泛存在于塑料玩具、饮用瓶等器皿以及一些乳制品中。

  雌激素样物质广泛存在于日用品中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两个课题组有最新研究报告称,雌二醇与另外几种雌激素样物质(EED)可以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并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提示某些环境污染与儿童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性早熟儿童血清中EED的浓度较正常儿童体内高,同时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一定课题的EED可促进大鼠的性早熟,提示EED可能与性早熟的发生有关。

  在环境污染物中占主要部分的雌激素样物质,因其进入机体后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亦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最常见的雌激素样物质包括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塑料原料和塑料增塑剂、去污剂或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以及食品、油漆中的某些添加剂等。

  儿童更易感染有患肿瘤及白血病危险

  负责研究的萧现民教授指出,发育中的机体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对EED的易感性明显超过成年人。若儿童遭遇EED侵害更早始于胚胎期,除可引起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生长发育问题和恶性肿瘤发病危险增高之外,其基因表达上的“肿瘤烙印”甚至还有可能遗传给子代。

  以2003年至2005年的统计,仅儿科

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儿就有1070名,这个数字是之前3年的5倍以上,其中包括有新生儿检出患神经母细胞瘤。而性早熟门诊的年求诊人数目前已达近5万人次,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

  据了解,已有我国专家就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日趋上升发出呼吁,希望以“儿童环境卫生”为大方向实施宏观调研,建立起针对雌激素样物质污染的分析、筛选系统,减少EED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