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卫生部昨发布流脑监测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6:42 扬子晚报

  本报讯昨天,卫生部发布流脑监测方案,其中透露,近年一些省份出现流脑的局部暴发疫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部分省份发现C群引起的病例增多,个别省份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流脑的威胁不容忽视,出现较大范围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昨天记者走访了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称,流脑的流行期为冬春季节,眼下正值蚊虫滋生的夏季,是乙脑的高发季节,所以,对于市民而言,眼下最需要预防的是乙脑而非流脑。“眼下最需要防的其实是乙脑,而并非流脑!”采访中,江苏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们坦言,流脑的发病高峰是每年的
2-4月冬春交替季节,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而乙脑的发病高峰是每年的5-7月份,它主要通过蚊虫传播,也就是说,眼下正是乙脑的流行季节。一般而言,乙脑和流脑的易感人群都是15岁以下的儿童,二者的临床典型症状也极为相似,大多表现为高热、头痛、嗜睡、放射状呕吐以及颈部和四肢的强制性痉挛,其中流脑到了后期还会出现类似皮疹的皮下斑点。专家提醒说,由于乙脑、流脑包括病毒性脑炎患者往往最初都会发热、头痛,与普通感冒相似,很多家庭会因为忽视而延误病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孩子不明原因呕吐、同时四肢及颈部明显肌肉紧绷僵硬、痉挛,就应当排除是普通感冒的可能,而必须立刻送往医院治疗。(刘小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