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防范性医疗医患都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0:41 北京现代商报

  信任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

  激情四射的世界杯在给一些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失落。北京时间7月10日凌晨,当法国队在最后决赛的点球大战中败北,多少法国队球迷淌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是没有人去责怪特雷泽盖,虽然正是他的射门被横梁挡出。因为每个人都理解,即便是点球,也并没有100%射中的把握。

  然而类似的情况在医疗领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位医生对记者表示,面对危重的病患,我们每天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无论多么想要治好病患,一旦你的手术失败,医生就成了千古罪人,患者家属针对医生的殴打、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据北京医师协会的调查统计,近3年仅在北京71家二级以上的大中医院就发生医务人员被殴事件502起,致伤者达90人,发生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1500余起。

  现在的状况是,患者不相信医生,从进入

医院的那一刻起,就感到我只是一个被动消费者;医生同样也不信任患者,总觉得你就是那个要告我的刁民。这种状况对医患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王耀献感慨地表示:“医生不是万能的。如果医疗手术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那么为求自保,多数医生恐怕只能采取保守甚至消极的治疗,这样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专家呼吁:相互信任才是改善医患关系的良方。

  患者的两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医疗万能

  在不少患者的心目中,我来看病,你医生就应该把我的病彻底治好,否则就是失职、就是误诊、就是工作不认真。

  事实上,当前的医疗水平不仅无法治愈所有疾病,就连多数疾病的发病原因也远没有彻底搞清楚。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之间。说句不那么动听的大实话:医疗本身就是允许死人的,要不干吗在医院设立太平间?医生不是神仙,很多病症他也束手无策。有的患者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就迁怒于医生,进而产生纠纷,这需要医患之间加强沟通。

  术业有专 请信任你的医生

  这是发生在北京友谊医院的真实事件:一对夫妇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来医院看病,医生发现孩子有高热、抽搐、昏迷现象,怀疑可能是脑炎,就对家长说:“先抽点孩子的脑积液化验一下。”孩子的父亲听了二话不说,扬手就给了医生一记耳光:“你还敢抽我们孩子的脑子!”像这样,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生的不信任造成的医疗纠纷和误会比比皆是。有位王先生的妻子因腹痛到一家医院看病,医生让她查这查那,一查就查了半个多小时。王先生很不理解,痛就打止痛针好了,为什么查了半天都不确诊,还说要观察呢?实际上,腹痛的原因必须通过检查才能找出来,不能先打止痛针,否则会掩盖病情,至于留院观察也是怕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医学常识。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很多病人一走进医院,就觉得自己是待宰的羔羊,对医生充满了不信任和戒备。其实,即便不是“天使”,医生也决不是什么“白狼”。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普通人。我们不敢说医生都是精英分子,但术业有专,通常来说,成为医生,首先需要6年本科,甚至8年寒窗,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医学博士约占博士总量的1/5,是博士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学历教育仅仅是一个基础,要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医生,至少还要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所以,如同坐公共汽车必须信任你的司机一样,在医疗领域,请信任你的医生吧,因为他受过专业训练,至少在这个领域,他懂的肯定比你多。

  “防范性医疗”害苦患者

  事实上,就像没有球员希望自己踢不进点球一样,对于医生而言,也没有谁会希望出医疗差错。抢救不了病人的生命,医生同样失望和沮丧。更何况,医疗差错或纠纷,更可能关系到一个医生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医疗事故的处理上,新版《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明确去掉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的区别,这令很多医生感到不平。有医生脱口而出:“在足球场上,恶意犯规才会被红牌罚下,可对我们来说,‘射不进点球’也得被罚下,这公平吗?”

  根据新版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构成事故只要具备三个要件:1、医疗行为存在过失;2、构成伤害后果;3、二者存在因果关系。鉴于疾病的复杂和多变性,实际上要全无过失极难做到。而司法解释里又明确规定,医疗纠纷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这意味着,在遇到医疗纠纷的时候,医生必须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无罪”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也要做血常规、胸片、甚至做血液细菌培养;85岁老翁割阑尾,术前也要查

艾滋病等等类似的“防范性医疗”开始兴起。这些在医学上原本不必要的检查,就是为了预防将来发生率极低的法律纠纷。然而如此“周密”的检查虽然避免了医患纠纷,但却直接造成了医疗费用的增加。难怪患者质疑:这是医生看病还是仪器看病?

  徐慧/文

  王晓莹/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