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中国医药卫生行业领导及企业家纵论行业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5:31 健康大视野

  从21世纪的时代发展特点来看,医药卫生行业已进入一个急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一个需要站在变革的潮头去创造行业的未来、创造企业的未来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需要进行独创性较量的时代。

  玫瑰象征爱情、美丽、优雅、智慧与正义……在希腊神话中它象征坚贞的爱情,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寻找她的情人阿多尼斯,奔跑在玫瑰花丛中,玫瑰刺破了她的手,刺破了
她的腿,鲜血滴在玫瑰的花瓣上,白玫瑰从此变成了红色的,红玫瑰也因此成了坚贞爱情的象征。

  在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的《神曲》中,赋予玫瑰以团结一切正义者灵魂的作用。他在《天堂篇》里说,那里的一株巨型玫瑰的花瓣是正义灵魂的象征,最上面的是一朵圣母的化身。在这之后,玫瑰经常用来象征崇高的精神、完美的道德情操和澎湃的创作激情。我国医药行业前进发展的道路,是一条铺满艳丽红色的玫瑰之路,让我们在这艳丽的色彩中大步向前。

  为了更好地发挥与体现传媒之作用,彰显医药卫生行业的时代风采,关注医药行业的科技发展,共同推动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请让我们共同走近本期的《本刊特稿》——

  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玫瑰之路

  ——行业领导及知名企业家纵论行业未来

  主持人 / 刘 佳 健康大视野杂志社执行总编 记者/ 谷光

  嘉宾 /卫生部部长 高强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局长 佘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邵明立

  中国医院协会会长 曹桂荣

  中国医药企业协常务副会长 于明德

  谢尔顿·道伦法斯特 美国道伦法斯特集团总裁

  辉瑞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 艾德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刘贞贤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 徐镜人

  绿谷集团董事长 吕松涛

  北京市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 王更

  玫瑰之路:新环境

  主持人:如果说19世纪与20世纪分别属于IT和汽车行业,那么,21世纪该轮到我们医药卫生行业!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我们中国的医药卫生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一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变革时期。毫无疑问,这个行业正以其文化、劳动和智慧以及不断的创新推动着行业蓬勃发展,将对这个行业和全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外商投资者和企业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切地关注我们这个行业,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所看好的中国医药卫生行业,投资这个行业让他们能够看到一个新异的美好前景。

  自2000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医药卫生政策,这些政策因素包括制药企业GMP认证、医药流通企业GSP认证、药价改革、药品分类管理向前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放开商业批发领域、招标购药、农村药品市场的启动等等,对中国医药卫生行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有关权威人士认为,13亿人口的市场增长是一个不变的主题,而产业发展进入规范化时代,政策法规的变化将使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

  2006年,是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更为关键的时刻,有关政府部门也对医药卫生行业的未来政策、环境再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新形势 新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高强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和机制,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维护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决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关于“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加快。卫生事业突破了单一依靠政府的发展模式,努力调动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医疗卫生服务规模、服务条件、服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应急救治体系、应急卫生队伍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疾病监测网络不断健全,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现、控制、有效治疗等都在不断改善,建立了强有力的应对禽流感疫情防控体系。2004年与2000年比较,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由85.3%上升到87.3%;2004年,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1.4%,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77.1%,提前实现了2010年65%的规划目标;婴儿死亡率由32.2‰下降到21.5‰;孕产妇死亡率由53/10万下降到48.3/10万;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将近72岁。这些重要指标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服务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矛盾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在农村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不强,一些重大疾病流行蔓延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队伍薄弱、执法能力不强,人才队伍不适应工作需要,以及工作经费缺乏有效保障等。二是我国正面临着疾病谱的快速转变,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原有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又不断增加,疾病预防控制面临巨大挑战。三是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优良资源过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不适应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四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今后,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预防与医疗之间、中医与西医之间、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之间、不同层次的卫生服务之间协调均衡的发展,特别要把发展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作为重中之重。

  关于卫生工作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卫生事业也面临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对于卫生体制改革,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明显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既不能用成绩掩盖缺点,也不能用缺点抹煞成绩。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历史形成的,有些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有些是其他方面的问题通过医疗卫生服务反映出来,有些确实与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监管不到位有关。卫生体制、机制存在什么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革?还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认为,当前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公立医疗机构垄断的局面还没有改变,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发展医疗服务事业的局面没有形成,医疗机构之间科学有序的竞争没有开展起来,医疗服务资源满足不了群众需求;二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没有理顺,由于政府办医院过多,财力难以支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医院收入的90%以上来自医疗服务收费,客观上形成了靠市场筹资维持运行和发展的局面。这种靠市场筹资的机制是导致医疗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医疗费用大幅攀升、群众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和效率。

  卫生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建议》的基本精神,明确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任务。

  《建议》突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实现社会和谐。这些要求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上,就必须坚持卫生事业维护公众利益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必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特别要注重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公共卫生需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普及健康知识教育,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注困难群众,维护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和服务收费公道,不能为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而损害群众利益。

  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我们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怀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执政为民的意识,勇于正视矛盾,敢于承担责任,迎难而上,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卫生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关键在这5年。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局长 佘靖

  “十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药学术得到继承与创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一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文献得到挖掘和整理,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和民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继承,一批学术特点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形成了全社会、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格局,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药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院校教育规模不断拓展,建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扩大了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率,提高了中医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医药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的研究,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中医药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中医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加,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中医药的发展潜力巨大。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面对日益增长的医药费用负担,日趋突出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和许多难以解决的医学问题,中医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中草药应用日益广泛,销售量不断增长。

  同时,中医药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进程加快,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卫生问题。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原有的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给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疾病预防诊断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多元文化交织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碰撞日益显现,加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弱化,使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不够。天然药物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国家投入重金,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通过专利、标准等技术手段,占领市场,对中医药发展构成挑战。中医医疗服务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在“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中医药科学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步加快,中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中医药立法,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国际传播更加广泛,在人类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简表

  指 标2000年2005年

  中医医院(所)26543009

  中医医院床位数(万张)27.131.5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万人)35.049.3

  中医医院床均固定资产总值(万元)8.714.4

  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50.765.0

  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数(亿人次)1.892.34

  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数(万张)5.93.3

  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人次数(亿人次)0.660.59

  高等中医药院校(所)2532

  高等中医药类在校生人数(万人)7.738.5

  中等中医药学校(所)5261

  中等中医药类在校生人数(万人)5.624.1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100100

  县(市、区)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8085

  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受教率(%)6077.9

  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省、地市级中医医院比率(%)——67.3

  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县级中医医院比率(%)——50.9

  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数(所)89119

  2006下半年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行动的主要任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邵明立

  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从06上半年开始,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06上半年,相继发生了“齐二药”假药案件、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不良事件等,对此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对救治病人、控制事态、查清原因、追究责任,以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做出了重要指示,案件查处取得阶段性成效。之后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齐二药”假药案件的处理意见。国务院办公厅随即印发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吸取“齐二药”假药案等案件的教训,全面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这些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坚定决心。客观分析这些事件的发生依然暴露出了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了当前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也暴露出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漏洞。因此,06下半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任务更加艰巨,主要任务是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大力整治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以及虚假违法药品广告。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包括:

  第一,整顿和规范药品研制环节。确保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执行更加严格的审评审批制度。一是规范药品注册申报秩序。组织申报人自查自纠,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严厉查处申报资料弄虚作假行为,坚决纠正药品注册申报秩序混乱和注册申请过多、过滥的情况。二是清理和规范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组织对全国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进行重新登记工作,为依法开展药品再注册工作打好基础。三是从严把好产品准入关。严格审评审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等三类高风险品种的注册申请,从源头上提高药品质量,防范安全风险。严格对改变剂型、增加规格和仿制药的技术审查,提高技术门槛。加强对原辅料合法来源、说明书和标签内容的审查。严格医疗器械产品的审批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医疗器械产品临床研究评价和产品说明书。依法清理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和违规申报、违规审批的产品。四是加强对药品研究机构的监督。组织对药物临床前研究开发机构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研发过程中各种不规范甚至造假行为。

  第二,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环节。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厉查处违规生产行为。一是全面检查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情况。以注射剂生产、在国家药品质量抽查中有不合格记录和在以往跟踪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三类药品生产企业为主要对象,以原辅料购入、质量检验、从业人员资质和企业质量管理责任落实情况为主要检查内容,采取巡查、抽查和飞行检查等方式,切实加强动态监督,落实生产质量监管。二是组织检查医疗器械生产情况。以有投诉举报、存在安全隐患、生产重点监管品种以及生产血管内支架、骨科内固定器械、动物源医疗器械产品、同种异体医疗器械产品等高风险品种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为重点,对企业是否符合开办条件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组织调查医疗器械委托生产情况。

  第三,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环节。全面清理药品经营主体资格,督促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对重点品种的监管。一是全面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情况。防止企业在通过认证后放松质量管理。重点检查企业进货渠道和购销记录,依法查处违规经营行为。二是组织清理药品经营主体资格,坚决打击药品批发企业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和其他批准证明文件行为,打击药品零售企业出租、出借柜台行为。三是组织对疫苗经营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四是继续治理“一药多名”,深入开展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专项检查。五是加大抽验力度,重点是那些发布违法广告、群众投诉多和有质量隐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一旦发现假劣产品,立即采取措施,严格依法查处。六是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把“两网”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相结合,使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覆盖率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得到保障。

  第四,整顿和规范药品使用环节。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一是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全面检查各地监测体系建设和工作制度落实情况。规范并严格执行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加大对严重不良反应的警示、宣传力度。二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与疫苗等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重点监测和再评价,及时采取警示、公告、召回和淘汰等必要措施。对那些安全性、有效性得不到足够保证的品种,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三是加强对进口医疗器械的监督。跟踪境外医疗器械产品召回情况,责令其企业及时在我国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伤害。

  第五,整顿和规范药品广告。与工商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综合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一是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制度。提高审批透明度,继续实行广告审批内容全部上网公布的措施,以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二是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对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发布的广告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移送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处理。三是完善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定期公告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发布情况,对那些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产品和生产、经营企业,要有针对地加大产品抽验和监督检查力度。

  玫瑰之路:有信心

  主持人:

  在众多的调查中显示,我们中国的医药卫生行业在不断地努力向前发展,而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是我们每一个行业人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全球医药企业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竞争挑战,是生存还是灭亡?面对企业的生存危机,诸多的医药企业开始了阵痛后的反思和压力下的奋起,纷纷寻找自身出路。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在全球医药行业内发展比较好的并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的医药工业企业四大巨头的决策人坐客本栏目,就医药企业在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身企业成功经验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引领医药工业企业不断向前迈进。以带动医药行业整体有序的发展和提高。以得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把握历史机遇,将医药行业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推向一个良性、规范、有序竞争的发展轨道,振兴医药工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以下就是他们,为我们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所抒发的感慨箴言——

  新时期医药企业,路在何方?

  中国医药企业协常务副会长 于明德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医药市场,传统的经营模式势必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加速自主研发、进行技术创新将是现代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4与2005两年,行业发展有了新情况。国家对药品价格做了下降的调整,使得一些制药企业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对制药企业造成的压力还可能在2006年持续。为什么说国家对药品价格下调会对医药企业造成压力还得从医院说起。

  目前,我们国家的医院要维持正常的开支与收益,得把所进药品的加价率维持在42%左右。在患者、医院、制药企业这个链条中,医院无疑是上级。医院需要多少利润,制药企业和患者就得给它多少利润。为了满足医院的需要,制药企业就得按照这个规则一味地把药品降价,那么,入不敷出之后,企业就被迫停止生产某种药品。而很高的药品加价率也使得患者无钱看病,因此出现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面对这种现状,制药企业也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对策来对付。比如将药品换规格、换包装、换剂型,却并不去研发具有内涵与高质量的新药,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使得市场极其混乱,也成为制药企业长久永续地发展的绊脚石。例如一些制药企业为了把药品销售出去,首先要拿一部分现金去给医院去促销,就是一个社会问题,这里,有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有政府的责任。

  新时期改革要从两方面做起

  想要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就得从医院和制药企业入手改革。

  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医院正常伸缩的环境,医院才不会对药品随便加价,才不会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才能保证医院有能活下去的收入来源。只有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政府用有限的资金去保证有限的医院的收益,而不是用有限的资金去保证无限的医院的收益,那问题就会少了许多。比如调整卫生体制、解决医院正常的收入来源、解决医院的分类管理等方面,才会缩短制药企业与患者的痛苦时间。

  另一方面,制药企业也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思路,在管理、原材料的引进、成本、水、电等方面尽量降低成本来弥补人民币升值问题。比如扩大对外出口,做OEM加工、在国外做尝试性地投资,这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借助政府给予的好环境、再针对企业自身条件,以提高技术标准、降低物料消耗、加强企业管理几个方面同步进行,那么以后的发展才会做得更好。

  而像那些盲目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要渐渐杜绝,因为这种做法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自己毁灭自己。

  目前市场的竞争不是过去一对一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如果现在不适应形式,不进行改革,怎么会有新的发展呢?

  OEM,医药企业的发展动力

  最近两年,国外企业渐渐地把生产与研发基地向我国转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也给我们国内的医药行业带来了一部分人才。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将使得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升。我们有些企业也在尝试着做此方面的事。另外,我们在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优势,我们虽然在总体上不如发达国家,比如OEM我们就比其他国家有优势,当然OEM也增加了我们发展的动力。

  跨国公司是规模化的生产,如果我们用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去应对国外企业,是很难成功的。国外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相当大。而我们利润低,所以投入到研发方面的资金少,缺乏足够的投入,这样竞争起来我们就会处在弱势。要想有所改善,就得加大研发力量,而需要的投入也是越来越高的。这个过程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得连续几十年才行。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下决心走这样一条创新的道路。一个企业如果在3年之内不投入、不创新,所将要面临的是倒闭。

  壮大大型医药企业规模,培育优势企业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中最直接的体现是产品的竞争,一个企业要发展,要想确立并保持长久的市场地位,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和优势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医药企业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自身的优势,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开发战略体系。

  我国医药企业存在着“多、小、乱、差”的问题,规模普遍较小,即使大型企业也无法与世界一流医药企业相提并论,入世后面对财雄势大的跨国医药集团,在竞争中只能处于劣势,因此培育我国的航空母舰级优秀医药企业应是当务之急。

  中医药研究是突破口

  我国有丰富的植物、动物以及海洋资源,并且有着长期的传统中药用药经验。经过多年的研究,许多常见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已逐渐被我们认识,其中包含的许多活性成分和天然化合物也被我们发现,数量庞大的天然化合物,为寻找天然先导化合物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源,这是我国传统中药创新的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的传统中成药,特别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传统中成药,有较长的临床应用历史,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明,国际上对天然药物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和我国加入WTO的实现,为我国的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所以,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必定会成为我们立足全球化市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要关心全球的动态、我们要关心全球的研发走向、关心全球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的一些具体的情况,目的是有朝一日,把我们的产品也拿到世界各个角落去。

  嘉宾于明德简介

  中国医药企业协常务副会长 中国华源生命公司执行董事长

  曾任辽宁省医药管理局局长,国家医药管理局司长,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司长,副局长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管理工作。

  健康世界 辉瑞使命

  辉瑞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 艾德先生

  在中国,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服用辉瑞公司的产品, 他们因此而享有更加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生活。自从进入中国以来,辉瑞与政府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在社区为医生和患者开展了多学科和多领域的教育项目。此外,我们还致力于不断引进、生产和上市我们领先的药品。不同的是,我们努力使为中国患者引进的这些产品保持与国际同步上市。辉瑞的所有工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健康世界,辉瑞使命。

  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

  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实现企业公民义务正日益成为每个企业都认真思考的话题。作为全球领先的医药企业,辉瑞在履行企业公民义务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独到的理念。 辉瑞在中国开展业务经营的同时也不断地将其理念付诸实现。

  辉瑞通过三个重要标准来衡量公司所取得的进步:提高财务业绩、帮助人们获得医疗保健的能力和实现企业公民义务。企业公民义务已经成为辉瑞的经营之道,而并不仅仅是一个项目。

  在履行企业公民义务方面,辉瑞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要求在所有商业经营活动中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辉瑞在商业经营活动每个方面的举措,都涵盖于“承担责任”这一大框架之下的。例如,辉瑞目前尚没有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但是,为响应中国政府抗击艾滋病的号召,2005年3月,辉瑞中国成立了抗击艾滋病行动小组,并成为最早在跨国公司中公布艾滋病工作场所政策的制药企业。这政策提倡并教育员工反对因艾滋病而引起的偏见与歧视。今年,辉瑞为表示对中国抗击艾滋病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首次将公司全球志愿者项目介绍到了中国。该项目通过每年两次选派优秀员工到抗击艾滋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的最前线,来支持当地政府、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医疗机构开展防治传染性疾病的工作。

  实现企业公民义务既然是辉瑞的重要经营理念,那么,公司是如何确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呢?

  首先,急政府之所急,在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建设最需要的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早在2003年,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在云南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项目,辉瑞不仅积极参与了该项目,并为当地试点单位提供了资金和计算机设备等物质上的支持。

  其次,在遇到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挺身而出,协助政府分忧解难。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北京市各“非典”医院库存的医用口罩告罄并向社会发出求助。在此紧急关头,辉瑞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调动全球供应网络,为北京市紧急采购并运送了20万只价值25万美元的优质医用N95型口罩,当口罩刚刚运抵北京,辉瑞员工和北京抗击“非典”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就一起将它们运送到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手中。此举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赞誉。

  此外,辉瑞还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和中华慈善总会保持着经常性的合作,为赈灾济困和扶贫等项目提供了多次善款和医疗产品的捐助。

  作为世界上最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辉瑞在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方面的捐款广泛用于疾病控制和管理、患者健康教育、医生专业培训、希望工程、扶贫和救灾等诸多方面。

  辉瑞公司为在努力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辉瑞得到的不仅仅是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更重要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优秀的企业文化:健康世界,辉瑞使命

  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力的构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人才成长,人才成长又使企业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辉瑞将“尊重他人”等九项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在公司,无论是同级还是上下级之间都保持着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关系,为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企业文化促进人才成长,而人才又使企业发展的关键。我们拥有一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员工队伍,而这是辉瑞成功的基础和优势所在。辉瑞中国公司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经过严格考核,到目前已经聘用了2,100多名各类优秀的人才。辉瑞还拥有本行业最优秀的一批医学信息沟通专员。遍布全国各地的数百名高素质的医学信息沟通专员,将最新的临床药品信息和治疗手段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医生,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辉瑞公司最早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辉瑞和北京第三制药厂合作分装和销售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先锋必。1989年,辉瑞开始在大连建立现代化的工厂,该厂于1997年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GMP标准认证的制药厂。 为实现在中国的长期发展, 辉瑞于1997年在北京成立了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谋求公司更大的发展,辉瑞于2004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区总部和辉瑞投资有限公司。2005年,辉瑞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迄今为止,辉瑞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逾5亿美元,经营活动遍及50多座城市,在大连、无锡和苏州拥有4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生产设施。辉瑞先后在中国上市了包括络活喜、立普妥、威凡、西乐葆、希舒美和万艾可等重要产品在内的40多种创新药品。到2010年,辉瑞计划在中国市场再引进20个新产品。

  艾德 (Mr.Ahmet Esen)简介

  艾德先生先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Bogazici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1993年到1995年,艾德先生出任辉瑞巴基斯坦总经理。此后他赴纽约担任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地区的人力资源总监。1996年初,他被任命为辉瑞中非及南非地区总监。1999年起,艾德先生就任辉瑞土耳其总经理。艾德先生于2006年4月1日起正式就任辉瑞中国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诺华:在中国进行创新发展与管理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刘贞贤

  当前跨国医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国制药业的环境。去年,国家发改委报告指出,我国的医药卫生政策是不成功的。目前,医疗保险只覆盖了10%的人口——显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没有保险。让更多的人获得医疗保险对政府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财政负担——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努力推动非专利药,并降低国际公司产品价格的原因。同时,我们国家正在快速发展,在过去几年里,医疗卫生领域从整体上讲更加专业化,也更加符合职业道德规范了。10到15年前,受贿行为在医生中非常普遍。今天,更多的医生在追求知识。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培训,他们到国外学习,到美国或欧洲学习,他们可以使用互联网,并且能够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这是在过去五年里我们对客户的主要了解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我们的市场活动,以达到国际水准,并让更多的医生参加国际讨论会。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诺华制药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但是本土公司占有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国,70%的市场被当地非专利药公司占据,而跨国公司的品牌产品只占有30%的市场。所以说诺华也以其麾下的非专利药公司,山德士公司正竭尽努力进入中国市场,力图进入另外70%的市场。目前还有一些定价和推广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这一总体的市场环境下诺华公司在中国还面临着众多挑战!

  创新管理策略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抓住市场机遇,诺华在产品组合管理策略方面采取创新的措施,我称之为“两手抓的产品组合管理”。换句话讲,对于每一大治疗领域我们都有计划地提供两种产品。举例来说,我们在全球居首位的抗高血压药是代文,但是在中国,销量最大的是洛汀新。洛汀新的价格只是代文价格的50%——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一种很有效的药品。我们让销售人员深入到农村和二、三级城市去推销洛汀新,而同时在较为富裕的沿海省份以及北京、上海这类城市向较为富裕的受众推销代文这类创新产品。

  通过创新的产品组合管理策略与完善的区域管理策略的结合,我们能够同时发展两种产品。去年,代文的销售增长为60%,而洛汀新的销售继续增长了30%。我们在其它治疗领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在癫痫病方面提供曲莱和得理多,后者是一种有一些副作用的老产品,但价格较为便宜。

  对于每一种适应症都保持两个产品使我们能够同时满足中国的两个市场:像上海这样的沿海地区较发达市场——在许多方面与欧洲非常相似;以及仍然较贫穷的内地市场——在许多方面与非洲相似。

  这个两手抓的产品组合管理方法与美国或欧洲这些先进国家使用的方法大不相同,但是可以适用于其他新兴市场,例如在印度。这个方法确实是使我们在过去6年里保持年增长率30%的主要因素。

  正因为在中国市场上产品的销售连续7年取得的优异成绩,诺华总部已经改变了对中国市场的态度。起初总部对在中国的投资犹豫不决,但现在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并已在我们的市场进行了几项投资。第一项是位于北京的诺华中国人才发展中心。第二项是我工厂扩建。2006年初,诺华在上海附近新买了一块土地,这块地将用作建设活性药物成分(API)的生产中心。这些成分将用于新产品的生产以及向全世界的出口。

  要重视中医药产品的研发

  对于中医中药的问题,西方国家一些人认为的用于防治而不是治疗的观点我认为是有偏差的。中医虽然广泛用于预防以及治疗轻微疾病,比如对于较重的疾病,如高血压和传染性疾病,医生就要使用西医的方法。但是目前一些以中药成分为基础的新药正在研制中。诺华公司有这样一个实例,这就是用于治疗抗药性疟疾的最有效的抗疟药——复方蒿甲醚。我们向当地的中国生产厂商购买原料,在我们北京的工厂进行生产,然后按成本价卖给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将药运到非洲,从而挽救了许多生命。在诺华公司,我们把这项工作视为一个企业公民项目。同时,这也是中药开发的一个好榜样。现在许多当地的中国公司都在合成和利用传统中药的成分,并力图将这些产品国际化。

  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又是一个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市场。要想获得成功,跨国公司必须了解当地环境的特殊性,尤其是竞争环境。既要抓住市场机遇,同时还要规避风险。

  刘贞贤简介

  195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圣约翰大学药学营销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4,任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1月1日起任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扬子江药业:加强自主创新 为民族医药振兴拼搏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 徐镜人

  创新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企业生死存亡。我们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顺应了中国今天的客观形势和面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一项非常英明和正确的决策。这足以说明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如果不紧紧抓住这个重大的机遇,我们这一代人,都将愧对历史。

  变化中求发展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作为企业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在变化中求得发展。我认为,企业在小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长大的问题,在长大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强壮的问题,在壮大的同时应该考虑活得更好、活得更久的问题。而要使企业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妙方只有一个,就是创新。

  在美国,创新是公司乃至整个社会非常重视的一个事情,美国有一个专门的“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它提出一个倡议叫“国家创新倡议”,倡议的目的就是找出方法,让美国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这个组织做了一个报告,内容包括几个部分:一是对政府政策性的建议,如政府怎么鼓励创新;另外就是对公司创新的建议;还有一个是对高校、研究机构的建议,鼓励它们研究如何让美国企业保持创新。美国人在技术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机制,对我们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对于民族医药行业来讲,自主创新不是一种口号,随便说说就完了。自主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艰苦的过程,不要老想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除差距,达到和超过国际水平。结合“扬子江”的实际,我认为,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中国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补课”:一是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主要是建立健全独立的研发机构,如果连研发机构都没有,何谈创新!二是要有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三是要建立创新文化;四是要有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五是要保障科研经费投入;六是要高度重视专利工作。

  自主创新,企业责重山岳

  尽管近年来国内医药企业整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世界一流制药企业的目标尚有很大的差距。我一直主张务实的做事,同时谦虚内敛做人。以“扬子江”为例,我经常告诫公司的管理层,尽管扬子江药业长成了中国制药业的‘大个子’,但放之世界还显得很弱小,扬子江药业想要走向世界,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今年4月份,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产业大会在扬子江药业集团召开,这意味着民族企业将以新的姿态参与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与会600多位中外嘉宾围绕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展开了研讨。站在全球化竞争的平台上,民族药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意志弥坚,振兴民族医药的使命和重任在肩。我们提出,扬子江药业不但要当医药行业的领头军,还要勇于投身自主创新实践,积极参与世界竞争。

  民族医药振兴拼搏

  “扬子江”近十年来的成长轨迹,验证了“扬子江”人干大事、成大业的信心、决心和能力。确立进入世界制药100强的目标,这绝不是好大喜功、空喊口号,而是基于我们对全球医药市场竞争趋势的把握,自我加压、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扬子江”振兴民族医药事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发展,努力开创“扬子江”科学发展、奋发进取的新局面。“十一五”期间,企业目标定位是:国内争第一,国际有位置,力争成为世界级制药企业。“扬子江”应该成为健康产业的研发、生产和推广者,一个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药企业。实现这一愿景,尚需“扬子江”人为之不懈奋斗,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与成。”凡是经受过艰难困苦的人,其毅力、目标感、使命感、创造力都显得非常强。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扬子江”人,正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造了中国医药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中国医药工业的新篇章。多年来,不管是处于逆境还是坦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业之路也因此越走越宽。在这种创业精神的激励下,我们迎头赶上、做大做强的信心十足,扬起创新的风帆,推进企业发展更上新高度。

  徐镜人简介

  194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1971年起带头创办企业,在没有依靠国家一分钱投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优秀制药企业之一,创造了中国医药界的一个奇迹。

  徐镜人先后荣膺“江苏省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跨世纪人才十大新闻人物”称号、中国医药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医药杰出企业家”等多项殊荣。

  如何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绿谷集团董事长 吕松涛

  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是中医药的梦想。这个口号已经喊了10年了,但是,我们国际化了多少?现代化了多少?具体怎样进行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这些都还时尚待研究讨论的问题。在这里,通过绿谷多年来的创业经验,谈一些我观点与看法。

  有些人感觉,中医药的现代化就是指制药技术手段上的现代化,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认为,所谓中医药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与时俱进。包括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如何应对;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化过程中的新经济手段等等。是一个中医药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就是中医药的自立过程

  中医药真正的国际化,我认为应该是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扩大中医药的总体份额,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生存和成长,也包括中医药本土的发展。国际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定位的概念。所谓国际化就是把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这个标准向国际传播的过程,扩大的过程,西方医学认可、接纳我们的过程,而不是向其靠拢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必须搞清楚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把中国自身的问题做好,就是最好的国际化。换言之,国际化是为了更好地本土化,本土化是为了更好地国际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结合我们八年来摸索创业的发展实践来看,中医药主要症结在于整体缺乏自信,失去自我,没有按中医药自身规律与特点找到中医药产业化之道。一切市场认知、政策、产业模式和创新方向都以西方标准来衡量自身,削足适履,刻舟求剑,全方位扭曲了中医药,从本质上讲是在开龚自珍所谈的“病梅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西方制药产业模式束缚我们的思维模式。中医药企业大都在此思维范式下,指导企业创新、市场方式等所有工作。

  西方制药企业发展的逻辑前提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医与药是可以分离的。无论是诊断、治疗和制药都以标准化为前提,他们走的路子是创新(先动物后人体)、生产、医院销售、医生工作。产业化本身也是以标准化为前提。而中医药是以辨证施治为前提,以哲学和医学感悟深度为前提,在本质上是反标准化的。它以个性化为前提,医药是不能分家的。中医药产业化过程中,如果不能包容甚至彰显这种个性化,则永远不能回归真理,不能道法自然与天地同行,想做大产业肯定是白日做梦。

  第二,在创新上没有自信,不是遵循中医药规律和特点,而是按照西方医学标准研发,导致很多创新产品不伦不类。中医药本身是以文化为核心,而不是以技术作为标准。其它所有行业都是以技术作为衡量尺度,而不是以文化作为衡量尺度。比如汽车、电脑,其工作原理中国和外国都是一样的。全世界所有物品中西方都可以统一标准,唯有中西医药,从某种角度说,是水火不容。中医药的困惑、难题、就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导致了观念的水火不容,进而导致企业在市场拓展和新产品开发上的混乱和迷茫。我们曾为中药现代化这一模糊概念付出惨痛代价。我们花费近1亿元,八年时间去寻找有效成分,到现在还没有拿到新药。相反,所谓技术含量不高的经典方、验方在市场上却大受欢迎。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疗效就是高科技!

  第三,在市场运作上,模式摹仿处方药的销售和OTC的模式,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惨痛代价。西医对中药的偏见不用多说,OTC的方式本质也是一条医药分家的道路。当患者感到中药疗效不如西药时(以西药标准),患者又处在西医观念的包围之中,OTC市场又怎能做大?

  第四;市场基础及市场环境都对中医不利,只对西医有利。

  说到根本,无论国际化还是现代化,都必须以“产业化”为出发点,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与西方医学的碰撞中解决问题,在矛盾中不断进化。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国际化的过程。中医药目前不强大,不是中医药本身不强大,而是中医药产业不强大,产业强大了,就是主流,就是标准。唯有产业化才能最大限度彰显中医药的疗效优势,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再投入,使中医药产业不断强大。唯有产业化才能让有偏见的人改变观点,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相信。中医药突围的核心是中医药产业的突围。

  那么,中医药产业又如何突围?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树立民族自信心,二是坚持中医药之道。

  首先要树立民族自信心。没有民族自信,中医药只能成为西方医学思想的附庸,永远无法发挥中医药的潜能;没有民族自信,就会导致对中医药评价的失误,导致产业化、现代化道路选择的踌躇;没有民族自信,就缺少自主承当精神,会陷入西方思维范式的旋涡不能自拔,不断自责责他,用西方医学的软刀子进行自杀式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民族自信心的重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

  其次是坚持中医药之道。走医药一体的产业道路,思想归零,顿悟得道。中医药之道就是中医药的自身规律。解粘去缚,抽钉拔楔,抛掉所有包袱。目前,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注意遵循中医药之道:一是用中医药哲学指导创新。要明确,创新的要求不是按西医标准而是中医自身标准,疗效就是高科技;创新路径不是动物试验、临床验证,而是根据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进行药物开发。二是要走医药一体的道路。过去把中药单独作为一个制造业来发展,实际上是对中医药的阉割。中医药本质上是一个服务产业,只有走医药一体化的道路才能暗合中医药之道,重塑中医药产业的DNA。

  针对当前的中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和整体形式,我们提出了“两网两库一体系"的核心战略,特诊连锁网是"地网"。针对肿瘤、妇科疾病等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特色门诊连锁。互联网是"天网"。我们将投资组建全球最大的健康服务网,用互联网这一最快捷高效的工具整合医疗资源,服务患者。"两库"分别是专家库和患者库。我们未来的目标是,通过学术推广、市场合作等各种形式,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对人类健康的意义。旗帜和灵魂是中医药文化“一体系”。

  绿谷就是要通过这样一张天网和一个地网将许许多多的名家名医团结起来,将千千万万患者联系起来,在广大患者和专家之间打建一座可以随时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彻底融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才能有肥沃的土壤,才会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离开它,当然是无源之水,脱不开生死。

  禅宗讲“定慧双修”。不找到中医药发展道路之“慧”如何“定”?不坚持中医药道路之“定”如何“慧”?只有行中医药发展之大愿才能做到 “了无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才能敢于适应,敢于进化,才能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做到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直入千峰万峰去。

  嘉宾吕松涛简介

  吕松涛,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管理工程学士、哲学硕士。1991年创办珠海燎原高科技发展公司,1994年创办上海巨人(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创办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现任绿谷集团董事长,为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委员、上海市虹口区第八届党代表、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

  玫瑰之路:财富涌流

  主持人: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时,“财富”一词被浓墨重彩地写在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些奋斗目标决定了中国经济坚定不移的发展走势。除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置疑的决心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点,其中注入强劲力量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医药卫生行业。据统计:2005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4508亿元,2006上半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年度营业额2405.55多亿元。这将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推动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就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未来发展与长远目标来分析,外商纷纷投资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市场信心的增强,对中国卫生行业的合作的信心和寄予的希望。

  道伦法斯特先生是美国道伦法斯特集团总裁,也是世界上医疗保健体系改革领域一流专家之一。他曾经和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政府部门与民间医疗保健组织进行咨询磋商。他曾在世界基准上和300多个医院进行磋商,帮助他们改进对HIT(医疗信息技术)市场的理解,形成新的产品策略,更好地为他们的医疗保健客户服务。他出版了 15本以上书籍,都是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改善医疗保健运作方面的未来发展潜力。关于这个主题,他曾写了100多篇论文,经常在世界各地医疗保健行业会议上发言,并且在使用计算机科技在医疗保健行业减少成本提高质量这一主题方面,他的话被广泛地引用。

  最近几年来,这位世界医疗改革问题研究专家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进程,期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为中国医疗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这位美国专家详细谈论他的想法和建议。

  关注中国医改 加大对华投资

  道伦法斯特集团总裁谢尔顿·道伦法斯特

  从2004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中国医疗行业。迄今为止,我已经走访了17个城市,参观了100家医院。我还拜访了卫生部的一些领导,走访了几家省级卫生厅和许多市级卫生局。在访问中国医院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医院管理和工作流程的问题可以通过成功实施新的医疗信息技术来解决。例如,病人的病历管理非常落后。另外通过医疗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来改善对病人的护理。外资的进入可以给中国提供多年来先进的医院管理方式与经验,也可以对中国政府医疗改革给予很大的帮助。举例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美国在过去30年来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可以避免美国在这30年里的所走过的弯路。中国可以在运用医院信息技术上获得很大的飞跃,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其他国家。

  中国正在从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向世界领头羊前进。但是中国的医疗行业相对落后。下一个10年中国将在医疗方面取得更多进步,使得其医疗水平达到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我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确定其医疗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刻。以往医疗改革被告之失败,新的医疗政策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善发展。中国医疗行业发展脚步没有跟上国内其他领域的发展。我们预测,下一个10年,中国的医疗费用将从国民生产总值的6%上升至10%。如果发展的好,中国将有机会成为世界医疗行业的领军者。学习其他国家的医疗改革的经验将有助于使得中国的医疗改革。所以,在下一个10年里,一些重要的改革将要实施,继续有效地使用医疗行业的投入,同时又鼓励适当类型的外商将他们的技术和资本投入帮助中国医院改善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和信息系统。这些政策的有效结合,可以使中国医疗行业获得比较大的飞跃。

  具体的来说,中国医疗卫生体系需要从实质上改进。首要解决的就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问题。目前,中国大部分人口现在并没有获得适当的医疗系统服务。由于病人需要自付医疗费用,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享受医疗服务。中国现在已经越来越富有,其经济增长也非常快,这个问题首当其冲,以避免未来的社会动荡。另外,改变中国医疗的筹资方式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世界其他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政府在医疗费用上的筹资要大大高出中国。美国的政府筹资是最少的,但其在整个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仍高出中国。美国运用雇主提供保险的办法来补充政府提供项目,这大概占美国医疗费用的90%。在大部分其他国家,政府筹资远比美国要大很多。中国需要正确地将雇主保险和政府筹资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国家医疗水准。除此以外,中国医疗管理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更有效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和记录病人信息的方式为医院改进提供了大量机遇。除此以外,国家医疗行业的行政管理机制也需要改革,只有这样,问题的解决才会更有效。政府需要鼓励和培养医疗行业高层次的管理专家和更多管理人员。同时,培训机制需要更好地完善。这样一来,中国医疗行业在未来5至10年的医疗管理改革可以持续、轻松、有效地开展下去。

  对我而言,概括地说,投资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在中国制定其新的医疗政策,改革目标和医疗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我会发展我的第一步计划。其第一阶段目标就是为我们的中国咨询客户提供成功的改进解决方案。我们会把业务中心放在咨询服务、教育和培训服务上。

  我们正在为深圳市卫生局做一个咨询项目。深圳市是创建电子病例和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国家级试点地区。我们将为深圳市卫生局提供一系列的咨询意见,帮助他们成功达到目标。我想通过这样的咨询项目,可以在短期内对中国的医疗改革有所帮助。

  从长远来看,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施电子病例和区域卫生信息网络,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为满足人们的求医看病需求。我想与一个友好的当地政府,一个有实力的医院管理团队和一个有效支持的医院工作团队合作,实施并发展“样板医院”的计划。我们将把管理重组和工作流程再造与运用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创办一家“样板医院”,使它成为中国其他医院的典范。我非常高兴能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改革阶段加入中国医疗行业。我将继续与中国医疗行业的领导合作,完成中国的改革目标。

  持续振奋人心增长的经济势头,友善的中国人民,渴望改善医疗系统的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和技术尤其适合在医院管理、医院流程再造和医院信息管理这些方面为中国提供帮助。我期待中国医疗行业能在今后取得大的飞跃。同时也希望看到中国医疗行业崭新、坚定的发展方向。

  嘉宾谢尔顿·道伦法斯特简介

  Dorenfest先生从1976 到2004年担任道伦法斯特集团总经理和执行总裁,在此期间他亲自指导编译道伦法斯特综合医疗保健供给系统(IHDS+)数据库™的相关研究。这个数据库和它的前一代道伦法斯特3000+数据库™都简要地描述了几乎美国每一家医院的信息科技项目。2004年道伦法斯特数据库被卖给了HIMSS分析学会,现在道伦法斯特先生是HIMSS组织的董事会成员之一。最近,他和HIMSS基金会协力创建了道伦法斯特医疗信息科技研究教育学会,向全世界的大学、学者和政府机构免费提供数据资料,来帮助改进世界范围的医疗保健工作。

  在成立道伦法斯特集团以前,他是一家医疗保健软件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和主执行官,也是为一家大制药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提供法人业务咨询的理事。

  玫瑰之路:任重道远

  主持语:医院医疗服务体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形成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必须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创新。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公立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在新的政策形式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国有医疗卫生工作的补充,在政策的允许和社会多元资金的支持下,虽然几经风雨但仍像春笋般地涌现在医疗卫生市场上。民营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发挥了正面的效应。民营医院如何更好的为医疗卫生工作提供更好的补充,加强其本身的行业自律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让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准备的。

  认清当前形势 找准医院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中国医院协会会长 曹荣桂

  2006年是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落实“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承前启后、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医院机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医院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我们医院管理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如何找准医院在医疗卫生工作体系中的定位?我想搞清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认清当前医药卫生工作的总体形势

  2006年1月9日,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卫生医疗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同时启动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近日,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劳动保障部等八个部委出台了关于对《指导意见》的8个配套文件。这8个配套文件,对于社区卫生机构的职责以及补助、医药价格、参保人员进社区、中医药进社区以及卫生医疗队伍建设、地方部门以及医院支援社区设施、医院的职责等等都有了说明。在理论方面有了强大的支持。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明确了目标,树立了导向。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务院制订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城市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指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成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可以带动和促进城乡职工医疗制度、药品生产和医疗借助机制改革方面的问题,改革与发展,成为卫生和服务工作的交汇点。也就是说,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入点,也作为我们改革的综合有效点。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实践也有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医疗机构的设立、医院的规模、医疗器械、医疗质量、医疗设备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改善了人民群众治病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能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经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应该充分肯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层次矛盾也日渐冲突,比如正在社会转型和各种矛盾冲撞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及时发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作出了改革思路的重大是调整。把加快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分别作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决心。确保社区卫生工作,必须坚持社会参与的原则,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满足群众基本看病需求,作为社区卫生工作的出发点。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的问题,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责任和决心。

  两个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分别是社区的功能性建设、是今后城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合理地配置资源,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城市一、二级医院和中小型医院要向社会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实行双向缓解制度,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社区工作服务的认识度,真正做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良性就医制度。

  公立医院在社区卫生工作当中的任务

  近日,卫生部国家卫生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和措施,要求公立医院要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持续的医院支持社区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和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医院医疗服务体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形成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必须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创新。医院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社会发展,就必然有医院的存在,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各级医院的职责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众所周知,由一级医疗单位、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构成的医疗保健体系中,普通级别的医院和群众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级医疗机构负责社区的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以及健康管理,抢险第一线的协调,住院病人到社区后的长期康复任务。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主要负责常见病和疑难病问题的专业协调,应体制要求,进行适时的会诊和接纳转院病人,并承担医生技术的教导培训工作。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三角形”的医院医疗保险体系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

  广大的社区医疗机构,是被广大群众广泛利用的。立足社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城市社区医疗机构或者是农村卫生院。而中部和东部多出现住院病人和疑难病人问题。

  由此可见,在两个医疗体系当中,医院的地位十分重要,责任十分重要,也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医院除了完成自身的二、三级医疗基本职责之外,还要承担双向专制、对口支援卫生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培训任务、医师下基层服务,专科医师的培训任务,这些都是我们医院应该做的工作、应该尽的职责。

  要克服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与医院改革发展的认识,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主动适应新形势,应当有所作为,在运行体制、服务模式这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移。

  加强行业自律 建立百姓满意的民营医院

  北京市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 王更

  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国有医疗卫生工作的补充,已经在我国发展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政策的允许和社会多元资金的支持下,虽然几经风雨但仍像春笋般地涌现在医疗卫生市场上。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各级、各类的民营医疗机构就有400余家。由于数量众多、参差不齐,民营医疗机构在发挥了正面效应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需求。首先,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的模式与民营的所有制有些不合拍,政策显得有一些滞后、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其次,民营医疗机构之间需要沟通了解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大家更需要有一个窗口、一个发言人,以表达众多民营医疗机构的心声。所以民营协会应运而生,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政府、服务于民营医疗机构,其中维权与自律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知道与公立医院相比较,民营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资金、政策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两者之间可比性不大。很难在市场上对公立医院构成竞争态势,我们的长处是在经营机制上的灵活与人性化服务上做得比较好。但是,这些优点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的话,也容易走向歧途。如机制灵活变成经营上的急功近利并导致医院内部管理不稳定:服务流于形式,无多少实质的医疗内容。目前大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特色经营项目,也认识到专科服务是民营医院发展可行之路,相形之下一些基础质量问题遭到了忽视。

  由于民营医院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在自身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行业协会的角度来看民营医疗机构的众生相,可以说是业态千差万别,不能逐一评价,但总体分析起来,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从大环境上看,无论是舆论倾向,还是政策环境,都不是很宽松,可以说目前整个民营医疗卫生行业处于两难境界,大家在医疗的公益性与市场的商业操作盈利之间左右徘徊,加上媒体的高度关注,形象更显尴尬,一些偏颇观点已成为舆论定势。可以说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对民营医院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细究起来实际上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具体讲民营医院经营中存在几大难题,如:经营成本过高;投资回报期长;3年免税大限将至;院龄年轻,品牌形象尚未建立等等;这些困难显然不是一个企业、一家医院、一个社团可以单独解决的。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建设性的思路,不抱怨、向前看,需要一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改进的方法,不求速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所有医疗机构的立身之本,是重中之重。所以,对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2006年8月份,民营医院协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对本区内的45家营利性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了实地考核评价,获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析数据和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医院遵章守法、制度健全、技术精湛、群众满意,在工作流程、就诊便捷、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做得很好。收费有公示,药品基本没有假冒伪劣、过期、失效的现象。有许多机构不论从哪方面评价,都可以称得上是样板,代表着民营医院进步、阳光的形象,比如:英智眼科医院、慈济体检中心、北亚医院、和睦家医院、东方博大医院等。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民营机构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非常关注医疗行业的发展动向,对一些不良倾向深恶痛绝,表现出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一些具有共性、普遍性的问题,如:知识老化,信息渠道不通畅,法律、法规观念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大部分是由于建院时间短,医院投资者与管理者无暇顾及,或认识不到位而造成的。

  考评工作是一次政府监管与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的工作,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人民满意的基础之上,民营医院只有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为基础”,再结合自身的经营优势和资金优势,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医院的学科建设方面和经营管理方面要勇于开拓创新,这样,才能使医院稳步驶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管理部门与民营协会要给与民营医院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医院的管理上和技术上要定期的给与指导和培训,要告诉民营医院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只有提高医疗质量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要呼吁社会在政策上能使民营医院和国有医院在同一个环境下平等地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真正的净化医疗环境,才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真正创建出人民满意的医院。

  从另一层面讲,此次考评工作通过民营医院协会来进行,体现了政府职能的改变。在落实国家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的活动中,将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了统一活动的规划之中,这无疑大大提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对政府的医疗改革的参与程度。并将这次活动的监督指导和管理职能交由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协会实施,这种执政为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改革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体现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改革和举措。

  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高低是民营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可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转变观念得以解决;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民营医疗机构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民营医疗机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和民营协会的作用。民营医院要力争做出品牌,走差异化服务的道路,要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民营医院完全可以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主持人结束语:

  展望未来,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是一条玫瑰之路。

  全球看好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走出困境依然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整个行业应有更大的胸襟。这胸襟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胸怀。能推动中医药行业快速向前发展,创造迎接一个行业的崭新未来是我们的理想与全行业的共同责任。“奔向玫瑰之路”这也就是我们全行业人的胸襟。而这胸襟的量器就是我们在自省的基础上的自强不息。

  当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医药卫生行业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有理由坚信,面临艰难与挑战,只要我们全行业共同努力,定能够战胜一切。

  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玫瑰之路,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新意的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未来,更让我们看到了行业人士的决心与信心。

  面对未来,没有人会怀疑,一条前所未有的 “玫瑰之路”与无限的希望和机遇,同时降临在我们面前。

  作为行业人,我们准备好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