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评论:以技养医成变相提价 医改不能让百姓阵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9:57 国际在线

  

评论:以技养医成变相提价医改不能让百姓阵痛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医疗系统普遍采用的“以药养医”运作体制已经被公众否定,“以技养医”代替“以药养医”,也就是用医疗服务技术价格上调代替虚高的药品价格,已成为医疗体制的
改革方向,也是理顺变形医疗系统盈利模式的必然选择。日前,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应该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做到“有升有降”,其中,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的价格应该向上调整。

  但是,在现行医疗体制尚未理顺,相应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以技养医”的指挥棒却可能成为使许多地方医疗机构变相涨价冠冕堂皇的借口。

  不久前,江苏省有关部门公示了一份医疗服务调价方案。根据该方案,在江苏准备调价的137个医疗服务项目中,有125个的价格有所提高,其中涨幅大部分都超过100%,如最常用的肌肉注射从0.6元涨到2元,涨幅最高的免疫固定电泳甚至从20元涨到360元。由于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该局决定暂缓推出各项基本医疗服务新价。

  既然“以技养医”、“有升有降”是

医疗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为何以此为导向的具体操作却加重了病患的医疗负担呢?这似乎与医改的初衷南辕北辙。

  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必将会触痛部分既得利益者。在中国目前进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随着“小金库”等旧有资金来源被掐断,许多医疗部门搜肠刮肚、冥思苦想新的“创收”渠道。既然政府提倡“以技养医”,那么新的收费就从“技”字着手,向患者公然收取更加高昂的就医费用。这种种违背改革方向行为的背后是中国长期以来医疗体制的痼疾。

  一直以来,竞争机制都是医疗市场较为缺失的要素。与医保挂钩的医院多为政府开办,其它性质的资本很难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与国有医院“一统天下”局面相对应的是极其有限的竞争和扭曲的价格机制。在当前形式下,政府适度引进社会资本开办医院有助于充分竞争格局的形成。而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机构不仅可以满足多层次百姓就医的需求,而且能促使医疗价格与服务水平趋于合理。

  从医疗价格的受益者和承担者的角度看,病人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医疗机构人士拥有较多的诊治手段和药品选择权,患者则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而只能被动地接受治疗,对医疗服务的定价标准也难以直观地进行评判。同时,在医疗市场上,医患双方地位不对等的状况也直接导致个体患者无力对医疗机构的定价与收费进行辩驳和质疑。在权威的医疗鉴定与评判机构遥不可及的情况下,病患个体的“无能”与“无力”使其不得不为高价位的药物和治疗服务买单。

  在既有体制弊病没有去除的情况下,任何看似迈向医改正确道路的努力都可能成为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良机。这样的体制困局直接导致了病患对“高价格”的敏感与反感,因此当“提价”成为江苏改革尝试的关键词时,难得具备“话语权”的民众,必然持否定意见了。

  众所周知,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关乎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48.9%的群众有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这不仅影响到国民的健康,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和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必须科学、严谨和彻底。

  勿庸置疑,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必然会有“阵痛”。但是医疗机构自身的资金压力不能简单地通过价格收费转嫁到百姓身上,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导者,理应成为这一“阵痛”的承担者。只有这样,政府才有动力倒逼医疗服务竞争市场的形成,相应的价格改革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顺利前行,医疗服务价格“刚性”的顽疾才能根治。(作者:马红漫)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