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现在许多医生已不习惯使用听诊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4:24 卫生与生活报

  自从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以来,听诊器在近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医生的主要检测设备之一,挂着听诊器的医生出现在各种画报上,成为了医生的文化符号之一。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听诊器都是一件有情之物。它贴在胸前的一瞬,那略带凉意的金属闪着银色的光,再加上医生躬身俯首,侧耳凝神的姿态,会让人倍感亲切。那时的听诊器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的纽带,那情那景至今也难从记忆中抹去。

  但不知从何时起,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听诊器渐渐地被CT、磁共振等仪器取代,似乎成为一种没落的“装饰物”,许多医生早已不习惯使用它,甚至有些医生已经忘记了它的用法。但当大笔大笔先进仪器的检查账单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不禁要问:“到底是实惠耐用的听诊器真的落伍了,还是不爱担风险的心理和高额检查费的经济效益迷失了医生的心?”

  别让听诊器为医生的饰物

  听诊器正在退出“江湖”?

  前些天,李大姐因为感冒到医院就诊。医生简单地询问病情后,便递给了她两张检查单,一张是验血的,一张是胸透的。李大姐不解地问,我没发烧为啥还得检查?谁想医生告诉她,为了保险起见,病人都得去做,并且还得按检查单开药。无奈李大姐又跑到一楼窗口,排队交了105元钱后,到二楼排队抽血,之后再等20分钟拿到结果;又跑到胸透科做了胸片。折腾一趟下来,医生告诉她:“你没事,吃点感冒药就好了。”李大姐感慨道:“不用听诊,不用查体,看看检查单就能开药,这医生简直太好当了。”

  多年气管不好的张大爷也有同感,因为气温骤降,他近来感到胸部不适,所以打算像以往一样到医院开点口服药。但没想到一位年轻的大夫连听诊器都没用,就扔给了他一大堆检查单。张大爷无奈地说:“头几年我到医院看老气管病,医生用听诊器检查后开些药就给我治好了,总共下来也没用30元钱。这回可好,一下子就花了600多元,难道现在的医生都不用听诊器了?不论多小的病全都得依靠那高科技的检查设备做诊断和治疗么?我想不通。”

  医生丢了听诊器

  犹如士兵丢了枪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这种多少年来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基本诊断方法,最能体现医生的医术和医德。而且其中的“听”,多数情况下借助的就是听诊器。

  《辞海》里对听诊器的注释是这样的:“从体表听取病人身体内有运动舒缩能力及气体或血流活动的脏器所发出的声音,以识别正常与病理状态,从而帮助诊断疾病的医疗诊断器具。常用于心血管、肺及胃肠道的检查。”由此可见,听诊器在诊断上的用途是较广泛的。一组数据也表示,完善的物理诊断再结合对病人家族史、病史的了解分析,可以使80%以上的疾病得出正确的初步临床诊断。著名心内科专家曾昭耆教授强调,一个医师的水平,最根本体现在他正确用手、用眼、用脑判明病情的能力,现代医疗设备不过是病史和体检的补充。

  现年50多岁的李大夫清晰地记得,他30年前参加工作时,身边唯一的帮手就是听诊器。那时,使用听诊器是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听诊器可以听出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等疾病。但现在恐怕只有儿科大夫偶尔才用一下听诊器,甚至有些年轻医生根本就不会用了,只要患者一进门就是各种检查、化验,从CT到核磁共振,多贵的检查都有而且都能用上。

  从事内科医疗工作多年的老专家、现任职于某医科大学的杨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医生的听诊器,就相当于士兵的枪。无论医学多么进步,在临床诊疗当中它都是常规‘武器’。虽然有了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对患者确实是件好事,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些小病用这些‘常规武器’来诊断更经济、实在。”

  听诊器提前退役

  为名还是为利?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医生重“透视机”而轻“听诊器”呢?一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因为 ‘利’和‘名’在作怪。”当创收成了医院的工作重心,当科室业务量成了与医生个人收入挂钩的考核指标,当开单费成了获取奖励的“捷径”,种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也就在所难免。这时,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诊疗手段,便成了某些医生从病人身上刮钱的工具,以致刮出“天价医药费”!另外,“名”也是一个因素,一些医生对自己的基础诊断技术不自信而过分迷信新的仪器检测技术,为了不出医疗事故、少惹麻烦,只要遇到患者就开出一大摞的检查单,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机器去做。这样就算以后出了问题,也可以找一个替罪羊——都是机器惹的祸。

  采访中记者发现,听诊器的冷遇决非偶然,它是多年医院盲目逐利的不良结果之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很多医院竞相购买高精尖设备,搞“军备竞赛”,导致检查过度,结果众多患者不堪重负。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对全国500家医院10种大型医疗设备的调查分析,由于盲目引进导致各医院CT、核磁共振的使用率均不到40%,其中17%的CT检查没有必要,27%的核磁共振检查没有必要。更令国外同行惊讶的是,自2004年末64排CT首次在北美放射年会上亮相后,不到一年,仅北京就有15家医院引进了这一世界顶级设备。2005年,我国进口了600亿美元的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已占各大医院固定资产的60%以上。如此巨大的投资,只能靠多做检查才能收回成本。于是,很多医院就在“以药养医”现象之后又出现了“以械养医”的奇怪现象。

  湖南某著名医院的一位医生曾在网上爆料:“国内最贵的检查设备价值上亿。”但对于这样的设备他也是莫名其妙,只闻其名,没有见到过实物,他们医院最贵的检查设备是一部几百万元的MRI,对外一次检查报价900元,但这种设备对普通病人根本没有使用的必要。一位著名的医疗产业专家说,全世界最好的医疗设备在中国都能够找到。然而,中国的医生用上了最顶尖的设备,却似乎没有给中国患者带来相对应的福音。

  我们不想否认,科技的进步,新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的出现与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速度和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听诊器可以“退役”了。很多医学专家认为,临床检查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管有多少高精尖设备,听诊器都不应该被丢弃和冷落。对于心肺疾病来说,听诊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例如,用听诊器可以发现一半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医生过度依赖高级设备,而放弃了听诊器,就会降低临床诊断能力,最终成为“机器的奴隶”。其实,最先进的不等于最适宜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力尚不雄厚,百姓尚不富裕,盲目引进高端设备,既违背了医学规律,也浪费了医疗资源,于国于民都没有好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