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外来食品签质保契约 广州8大措施筑食品安全防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1:12 中国新闻网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牵系着市民的心弦。今年是食品安全的多事之秋,也是广州市努力构筑食品安全信用防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昨日,广州市食安办约见本报记者,该办葛昌顺处长介绍了今年以来广州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采取的八大措施。

  全国首建信用法规体系

  目前,全国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几乎是个空白,而广州敢为人先,如今已基本完成了《广州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草拟工作。该办法对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奖惩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政府将依法披露违法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企业,并对其采取惩罚措施,力求引导市民消费讲信用的企业生产的食品。据了解,广州下一步还将陆续草拟《广州市食品备案制度》、《广州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广州市食品安全评估预警等级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百家企业首推信用档案

  广州市将从农业生产基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型超市、肉菜市场、餐饮企业等行业中选取100多家企业作为试点,建立其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通过消费者评选、同行业评选、监管部门评选等方法,向社会开展创建信用超市、信用市场、信用饭店等活动。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推行实施。

  本地产品全面电子监控

  今年以来,广州市在食品安全方面全面推行电子监控,即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本地生产食品的日常监管中。生产、流通等各部门广泛采用条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电子标签,详细记载产品的各种数据。消费者通过识别终端就能够了解产品的所有情况。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根据电子标签就可以追根溯源,在最短时间内最大范围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外来食品签订质保契约

  广州市要求对外地来的生鲜食用农产品进行市场准入,双重契约保障市民食品安全。本地、外地生产基地与广州市批发市场,以及市场开办者与档口经营者都需要签订质量保障契约。据透露,到2008年,全市90%以上的外地输入生鲜食品实行质量安全保障准入制度。

  市民可上网亲把安全关

  为避免重复检测,广州将对检测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并建立广州市食品安全信用网,各职能部门将在该平台上共享检测信息。市民也可以登录该平台查询食品安全信用相关信息。目前,市信息办已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初步建成了广州市食品安全信用平台,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工作正在推进中。

  亮证照经营让市民放心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同时,广州大力推进“亮证照经营”。一方面,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从市场上清查各种假冒伪劣食品,健全违规企业不良记录,另一方面,推进“亮证照经营”,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实时监控提供安全预警

  广州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全市食品安全动态中心,将

信息化技术和检测技术融为一体,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通过该监控中心,可随时查阅全市各区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并可进行动态评估,为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预案积极防控事故

  今年6月,经广州市政府同意,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了《广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就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体系,监测、预警、报告与通报,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广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提供了指导。市食安办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在全市进行了大规模应急预案培训,近期将组织一次全市性的Ⅲ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活动。(来源:南方日报;作者:王小海 石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