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如烟处于监管盲区 撕开监管缝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2:25 中国青年报

  监管真相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给记者讲了一件事:今年7月,如烟登陆美国市场。一位专家问如烟的人,“这个产品能戒烟有什么数据?”如烟的人说,“没有。”专家又问,“那你怎么能上市呢?”如烟的人说,“我们在中国已经卖了两亿元。”后来,这位专家见到崔小波大发感慨,“中国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崔小波笑了笑,“它就发生了。”

  目前,有证据表明,有关部门并非忽视了这样一个产品,可是这并不能改变如烟在监管失控的轨道上。今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曾经对如烟的宣传提出异议,认为其涉嫌失实并有违科学理论,并同时致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然而,这并没有带来有效的政府行为。

  记者采访中发现,所涉各部门都认为,根据现行法律,如烟并不在自己的管理序列。国家烟草专卖局声称,烟草专卖品仅包括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没有“如烟”这一产品,“我局要管如烟,需要上面的授权”。

卫生部及其旗下疾控中心则表示,虽然控烟的宣传、教育等工作在该部门,但是戒烟产品的监督管理权限却不在其内。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认为如烟不在其管辖范围。

  有分析认为,处于监管盲区的行业和产业,比如如烟,很难在面向市场之前逃离于监管部门的视线之外,但是由于监管部门不愿意承担监管带来的风险,或者可能在背后形成利益共享模式,致使监管成为现实的空白。

  但是,更多的X烟们已然看到了如烟撕开的监管缝隙,并正在努力爬出来。已经在媒体广告中露面的赛烟,可能就是一个。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8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如烟”的相关新闻
如烟含尼古丁引发诉讼 王海为原告代理人 (2006-12-12)
如烟无可信戒烟有效性检验 监管真空迷雾难去 (2006-12-12)
袁守军:戒烟需意志力 靠如烟戒烟不行 (2006-12-12)
如烟之惑 认为指责偷换概念 公司喊冤 (2006-12-08)
如烟之惑 被曝含高浓度尼古丁 销量下降 (2006-12-08)
如烟之惑 安全检测基本结束 数据待公布 (2006-12-08)